英雄不问出处。

友情提示:本文没有剧透,请安心阅读。



《哪吒2》票房突破61亿

就在刚 才,《哪吒2》,也就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61亿:


《哪吒2》多牛,媒体 的报道已经铺天盖地,我就不在这里啰嗦了。


我是直到 昨晚才看的,之前看过1,很喜欢。


个人觉得2 也很过瘾,水平在线,很精彩。

大家可以看这个预告片,找找感觉:

昨晚看电影时,我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一口四川话,而剧中多处出现了天津话,比如陈塘关的百姓,章鱼大哥,最后的天津快板儿等。

连申公豹都喊出了“结界”:


甚至,电影里面还有一堆憨态可掬的结界兽:


要知道,结界,可是天津特产。

那么,问题来了,哪吒,到底是天 津人,还是像有些网友说的那样,是四川人呢?


哪吒到底是天津人,还是四川人?

人怕出名猪怕壮。

这《哪吒》电影大火之后,引发了哪吒哪里人之争。

有网友称 哪吒是天津人:

有网 友提到了天津海河上的哪吒雕塑,年代久远,现在早就拆了,位置就在大名鼎鼎的天津大爷跳水的狮子林桥旁边的海河里面:



图:天津狮子林桥哪吒闹海雕塑(已拆),zhu_shengyi/小红书

还有人说因为过船不方 便, 所以拆了:


有人说以前是哪吒闹海,现在是大爷闹海:


图:吴克群狮子林桥围观天津大爷跳水,不要掉头发啦/小红书


有人说哪吒闹海就在天津三岔河口附近,哪吒别名“海河玩儿闹”。

还有很多网友提到天津河西陈塘庄:


甚至还入选了河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种说法认为,陈塘庄就是哪吒里面的陈塘关,而且重点是在陈塘庄还有个哪吒小镇。

这里原来就有个哪吒古庙,后来拆了,新建了哪吒小镇,小镇长成这样:


图:阿鹿去哪玩/小红书


图:阿鹿去哪玩/小红书


图:阿鹿去哪玩/小红书

哪吒小镇还收集整理了哪吒相关的民间传说和资料:


图:在路上的柒老板Se7en/小红书


图:在路上的柒老板Se7en/小红书

我觉得最符合天津人人设的是,天津还给哪吒办理了身份证,证明哪吒是身份证120开头的纯天津人


图:阿鹿去哪玩/小红书

给人一种铁证如山的感觉。

也有很多网友认为哪吒是四川人:

最直接的证据 就是位于四川宜宾的哪吒行宫:


图:爱吃的喵喵/小红书,下同






哪吒行宫位于宜宾翠屏山主峰。传说是哪吒母亲殷氏夫人为让哪吒修行所建,最初为哪吒洞,洞内供奉小哪吒像。

台湾太子宫主持黄樟梦到哪吒右臂受损,在中国寻找许久,临回台湾前在宜宾翠屏山找到与梦中相似场景的哪吒洞,且发现哪吒塑像断了右臂。

1991 年,台湾寺庙整编委员会李灿郎考察后,台湾道教协会会长罗光男带领哪吒信徒、主持等专门到宜宾研究,从此认定翠屏山哪吒行宫为海内外唯一哪吒祖庙。

省流版,四川宜宾这个哪吒行宫,是两岸人士共同认定的。

还有网友晒出了 四川其他的哪吒相关的资料:


甚至还有肉身坟:


还有网友提到东海水退三千里:


还有人说哪吒是宜宾人:


当然也有网友有不同看法,认为四川没海,而商朝活动范围不包括四川:



还有人说四川以前就是大海:


我没有进一步搜索,据说天津和四川两地网友为哪吒身份问题,争得面红耳赤。

而且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全国各地,除了天津和四川这些声量比较大的地方,还有很多哪吒庙。

所以哪吒到底是哪里人,还真说不准。

只要不是韩国人(此处,韩国人躺枪_(:з」∠)_,对不住了,韩国朋友^_^),应该就问题不大:



哪吒是哪里人不重要,爱就对了

我先旗帜鲜明地表个态,哪吒是哪里人不重要,喜欢哪吒最重要。


如果要较真,上面提到的天津狮子林桥的哪吒雕像、陈塘庄哪吒小镇,以及四川的哪吒行宫,都不能作为哪 吒身份的客观证据。


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建筑、雕塑、民间传说等,都是当地百姓百分之百喜欢哪吒的证据。

接下来的内容,如果你喜欢八卦,就当个乐子看,可以继续看完,否则可以直接跳过,看本文第四部分。

目前关于哪吒的籍贯争议,主要集中在天津与四川宜宾两地,其背后涉及历史传说、影视创作与地方文化认同的博弈。

1️⃣历史与神话证据

天津河西区:沿海要塞的军事定位

陈塘关遗址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道历史上确有“陈塘关”地名,相传为李靖镇守之地,附近曾存在哪吒庙(后因城市规划被拆除)。

地理逻辑:《封神演义》中哪吒与东海龙王冲突的“九湾河”被描述为东海口,而天津作为古代军事要塞,东临渤海,符合“沿海要冲”的设定。


文献支持:《封神演义》第十二回提到哪吒在“东海口”洗澡,天津的地理位置更符合这一描述,而四川宜宾作为内陆城市与“东海”相距甚远。

四川宜宾:民间传说与遗迹佐证

陈塘关地名:宜宾南广镇旧称“陈塘关”,当地有哪吒祖庙、金光洞(太乙真人修行地)、龙骨石(龙王三太子遗骸)等景点。

民间故事:传说哪吒令东海龙王退水万里,与宜宾至东海的实际距离(约1.5万里)相近,成为当地文化符号。


影视关联:纪录片《航拍中国》提及宜宾为哪吒故里,强化了地方文化认同。


2️⃣影视作品的设定

《哪吒》影片方言设定:导演饺子在电影中将太乙真人的口音设计为“川普”(四川方言),而哪吒的台词虽未直接使用天津话,但隐含天津背景(如陈塘关设定)。


有说法称,电影团队曾表示,为避免“煎饼果子味”过于浓厚,未让哪吒直接说天津话,但默认其籍贯为天津。


衍生文化传播

天津的文旅推广:天津河西区以“陈塘关”为文化IP,结合哪吒传说开发旅游路线。


宜宾的哪吒祖庙:宜宾翠屏山哪吒祖庙成为热门景点,吸引大量游客与信徒。

3️⃣学术与地方争议的本质

神话人物的虚构性

哪吒作为神话角色,并无真实籍贯,其归属地争议本质是地方争夺文化符号的体现。类似争议亦见于孙悟空(甘肃、河南等地)、屈原(湖北、湖南等)。

经济与旅游驱动

两地通过哪吒IP提升文旅产业:天津侧重历史遗迹与影视联动,宜宾依托宗教场所与自然景观。

所以,本着八卦精神,哪吒故里之争,非要下个结论的话,大概如下:

从历史与地理角度:根据《封神演义》文本,天津更符合“陈塘关”的沿海定位。


从影视与当代文化: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倾向于天津设定,但通过方言融入四川元素。


所以,两地均通过传说与文旅开发,争夺文化话语权,并无绝对答案。

当然,以上仅代表个人看法,我自己都拿不准,所以,也不欢迎抬杠^_^



哪吒其实是个“老外”

本着不怕好奇害死猫的精神,本着不折腾不舒服斯基的精神,本着刨根问底的精神,我又忍不住查了查,发现哪吒,原来是个老外。

哪吒的原型与古波斯和古印度教神话有关,最早可追溯到印度佛教中的 “那罗鸠婆”“那吒俱伐罗”。

那罗鸠婆:十六国时期北凉汉译佛教典籍《佛所行赞》中记载的 “那罗鸠婆” 是哪吒的原型之一,“那罗鸠婆” 意为 “俱比罗之子”,是一名手执神戟、守护国王、百官以及佛教信众的佛法护教军神,常在毗沙门天王身边管理战事、代理军务。


夜叉那吒俱伐罗与克利须那神: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夏维明教授认为哪吒是印度神话中两位神的合体,其一是《罗摩衍那》中的夜叉那吒俱伐罗,另一个原型是克利须那神。

所以说,哪吒的形象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印度。

在印度佛教中,哪吒是护法神,属于夜叉神的系统,是四大天王中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的太子。

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哪吒的形象也传入,并在中国文化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历经佛教本土化、道教吸收以及民间信仰的融合等过程,逐渐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神话人物。


现在,咱们看到的哪吒形象,可以说是一个经过无数次版本更新之后的哪吒,大多数都符合哪吒在《封神演义》中的形象,哪吒形象从《封神演义》开始定型。


1979年动画版《哪吒闹海》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


1990版电视剧《封神榜》


1999版电视剧《莲花童子哪吒》


2003版动画片《哪吒传奇》


2025《哪吒之魔童闹海》


英雄不问出处

我想跟大家聊的,差不多就以上这些。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考证哪吒是哪里人。

因为哪吒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哪吒的喜爱,对“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的认同,是人们从哪吒身上看到了自己。


毕竟,英雄不问出处。

《哪吒2》火爆,证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宝藏等着我们去发现探索。

《哪吒2》火爆,证明中国动画可以做得很好,越来越好。

《哪吒2》火爆,证明只要电影好,中国老百姓口袋里并不是没有钱,就算省钱,也要支持自己喜欢的电影。

所以,看到哪吒出身之争,吵得热火朝天,我反倒十分高兴,吵得还不够热闹。

高兴这么多人喜欢哪吒,这么多人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而且是以动画电影的形式,我从中看到了很多种希望。

就像遍布全国,乃至遍布世界的关公庙,光天津和四川的两个哪吒庙,还远远不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