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傻是种内驱力,是一种通过内在需求驱动的力量。

装傻之所以成为是一种内驱力,

其核心就在于他们认为的这个傻,是装出来的。

因为是装出来的,不是真的,所以对于装傻之人的内在需求,

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自我肯定,自我认同的驱动条件:

我装傻,是因为我真的很聪明,

我要装傻才能让人不知道我很聪明。

这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促成了他们装傻的动力。

但是,当装傻本身成为了“掩饰真实”的交际华服之后,

那么驱使其继续装傻的动力,

就是能穿着这身华服,想说什么说什么,

想骗谁就骗谁,

想糊弄谁就糊弄谁。

可突然,一个十分致命的问题应运而生,

那就是对于他们装傻这种行为的认同,

存在明显的歧义:

他们觉得自己是在装傻,

而别人则觉得他们在装聪明。



现如今,以明哲保身去解读装傻这种行为,

也许仍存些许值得让人深思的道理,

但这并不等于“装傻者必有智慧”这个概念是绝对正确的,

更多的时候,那些试图以装糊涂来掩饰真糊涂的做法,

虽然司空见惯,

但正如同那些低素质的行为一样,

虽然我们不能奢求那些低素质者改改自己的臭毛病,

但也不能说司空见惯了,

就能坦然接受了。

那些刻意偷窥你手机屏幕的人,

被你发现之后,左顾右盼,

如同一个不知所措的孩子,

当你盯着他的时候,他那满脸问号的态度,

仿佛真正有问题的人是你,

家族群里那些转发谣言的长辈,

正在乐此不疲的炫耀自己的“学识”和“认知”,

而当他们被科普真相之后,

要么摆出一副大家长的模样告诉你,

你的真相在我眼里,就是谣言,

要么则是瞬间变脸,

摆出一副"老了不中用了"的态度,

你说你的真相,

他发他的谣言。

这些装傻界的职业选手,

早已洞悉这场游戏的真正规则,

只要别把真相贴在脸上,

那么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可以“反败为胜”,

即便直接戳破他们装傻的目的,

他们也可以效仿那套经典的手法,

即:用一个谎言来掩饰另一个谎言,

既然这次装傻失败,那就用另一种装傻来掩盖。

这种在外人看来失了智,

但是在他们自己看来是绝顶聪明之举的现象,

让人与人之间的认知落差,

这么近又那么远,

在这场“你若不知,我便不觉”的隐性对垒上升到白热化的状态之后,

装傻早已不是弱者的保护色,

而是以顺理成章之姿,

成了某些"聪明人"的精神防弹衣。



如果装傻真的成为潮流,

那么清醒难有立足之地,

不过在我看来,此话还是言时尚早,

因为如今这个世道,装傻俨然成了一种交际附属品,

为了配合某些人装傻,装的足够傻所营造出的“氛围感”,

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厌恶这种另类的卖蠢行为,

而当这些人试图将装傻进行到底的之后,

难免会有人沉不住气,

冲过去一脚踹烂那些“精致傻”的矫揉造作,

毕竟装傻的本质,并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打码,

怕被看穿能力有限,惊恐于直面生活真相,

更多承担选择后果这件事,表现出几乎病态的逃避情绪,

但真正的问题则在于,

他们装傻了,那么装的代价,

却要所有“接受他装傻者”共同承担,

这种变相甩锅导致的一切后果,

也就败露了他们并非装傻,而是真傻的事实:

也罢,

毕竟是他们的本色演出,

但作为观众的我们而言,

演的不好,

那就别怪大家嘘声连连。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