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品读》2025年第2期内容
“贝碧嘉”台风过境后的那个清晨,我们起来发现,外面的水漫过台阶,都快进民宿的大厅了;门口摆放的花盆也东倒西歪,折断的枝叶和掉落的花瓣满地都是。还没来得及收拾打扫,老妈就火急火燎地拉着我去看大棚。
这两个温室大棚是老妈花血本投资的——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到村里租了地,买来钢架、薄膜等材料搭建起来,播下种子,精心侍弄到出苗,就等着第一轮蔬菜瓜果收获后供应民宿,以减轻我们创业的成本。但天有不测风云,这轮台风太猛,我们到地里一看,覆盖大棚的薄膜已经无影无踪,连钢结构的拱形支架都被刮得变了形。棚内的蔬菜苗都被水泡了,有的根系甚至被吹出了土壤,雨过天晴被太阳一晒,全都萎靡了。
眼看一番心血打了水漂,老妈的沮丧立时写在脸上,用现在一些人挂在嘴边的说法,就是“我emo了”。接下来的中秋节,天清气朗,但老妈一点都提不起兴致,我们在院子里赏月,她一个人闷在房间里看电视。
大棚吹坏了可以再建,菜苗毁了也可以再种,但人要在负面情绪里待久了,会出毛病的。要让老妈走出情绪低谷,就得找点事给她做。我突然想起不久前给她报名过市里的老年大学课程,并且通过了。于是上网一查,正好这两天就要开课了。
开车送老妈去缴费报到时,她有些不乐意地说会耽误重建大棚的时间。我说:“你只管去读大学,这个事就交给我好了。”我特意强调了“读大学”3个字,是因为知道一辈子在地里操持的老妈年轻时没机会考大学,现在老了还能见识一下大学课堂是怎么回事,她是真有点动心的。果然,她赶紧换了身体面衣服跟我出门了。
拿到学员证,她回家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还认真地准备了笔记本,说是诗词欣赏课的老师吩咐的。第一堂课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老妈不仅认真地抄在笔记本上,还将一些不懂的字词都做了注释。当背诵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时,她有点惋惜地说:“我错过今年赏月的时候了!”
上了几天课,老妈的精气神就回来了。重新搭建大棚那天下起了小雨,我催她赶紧回去,她却一边吟诵着“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边披上雨衣不紧不慢地干着活儿。结业那天,老妈喜滋滋地捧回一个老年大学优秀学生的证书。
那以后,在民宿的前台听到年轻人喊“最近又emo了”,老妈就以过来人的经验开导他们——“有事直接跟我说,反正我也帮不了你”“成功源于后天的努力,如果加班太累了,今明两天就休息吧”“是金子总会发光,可你是老铁啊”……开场白都是“反emo”的段子。等到距离拉近了,她再跟那些喊“emo”的年轻人讲方法,比如去学点新的东西,看看日出日落,或者跟她一起去地里体验种菜等等,总之让他们知道,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作者:依江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