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法国一度认为他们向中国出售的海豚直升机不过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存在,但中国通过自身的创新和改造,将这款直升机从边缘化的角色转变为战场上的“明星”。

这不仅揭示了技术转让中的复杂斗争,也映射出中国在军事科技领域日益增强的实力。尽管最初海豚直升机被广泛认为性能平庸,价格昂贵。



但中国在艰苦的谈判中获得了技术转移,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军事能力,还开拓了新的市场。那么,中国是如何扭转乾坤,最终在全球直升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呢?



法国与中国的初步交易

在1980年代初,中国决定从法国引进SA365N/N1海豚直升机,这一决策当时并未受到广泛赞誉,海豚直升机被许多军事专家和公众视为一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直升机。

理由很直接,它的起飞重量仅为4吨,执行任务的能力相对有限,与其他国家的直升机相比,在技术和性能上无论是抗打击能力还是任务执行的多样性都远远不足。



更甚的是,这款直升机的高价也引起了人们的质疑,50架海豚直升机的售价超过了7000万美元,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这个价格绝对不菲。



许多人认为中国不可能从这笔交易中获得太多实际利益,法国可能也认为,中国当时的技术实力有限,购买这些直升机只是为了填补空白,并不会对法国构成威胁。

正是这款被低估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直升机,最终成为中国大规模改进的目标。中国不仅仅满足于购买成品,而是通过谈判成功获得了技术转让。



这一点对中国至关重要,面对法国的技术封锁,中国并未放弃,而是通过艰难的谈判达成了协议,不仅获得了生产线,还获得了部分出口权,法国方面担心技术外泄。

但中国一方面通过谈判加强了技术引进,另一方面则充分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创新和改造。法国可能低估了中国的技术能力和自主研发的潜力,认为只是出售了一款技术上有些落后的直升机。



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这笔交易为中国后来逐步掌握并引领直升机技术铺平了道路。通过技术转让和自主改进,中国逐步将海豚直升机转变为适合自己需求的“直-9”系列。

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还成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初的侦察型到后来的武装型,“直-9”系列逐渐拓展了自己的功能。



变得越来越适应中国多样化的作战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直-9”系列的成功改造体现了中国对技术转让的深度利用,也让外界开始重新评估中国在军事技术上的创新能力。



中国的“王牌”逆袭

中国成功引进并改造了海豚直升机后,“直-9”系列的逐渐成型并开始服役,这一系列直升机在中国军队的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打破了当初被认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局面,首先“直-9”系列直升机在侦察任务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尤其是改进后的“直-9WZ”型。

除了具备侦察功能外,还能承担校炮任务,可能大家不太清楚,所谓的“校炮”任务实际上是对火炮的弹道进行校准,以确保炮弹命中目标。



过去通常是依靠侦察兵的目视判断来完成这一任务,由于这种方式精度有限,导致无法精确校准炮弹的飞行轨迹。

因此直升机作为执行这一任务的工具,成为了炮兵部队的好帮手,“直-9WZ”的加入,无疑让中国军队的火炮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直-9”系列的武装型直升机,如“直-9WA”,也在中国的军事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直-9WA”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弯曲机翼设计。

使得直升机能够搭载更多的武器装备,增强了其战斗力,它不仅能执行侦察任务,还能够执行攻击任务,成为中国军队武装力量的一部分。



对于这样的小型直升机来说,弯曲翼的设计既能保证其机动性,又能大幅提升其载重能力,确保武器系统能够在必要时发挥作用。

实际使用中“直-9WA”在执行反坦克导弹发射任务时,展现了出色的精准打击能力,“直-9”系列在海上作战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海军和海警的反潜任务中,



“直-9C/D”型直升机配备了拖曳式声呐,这使得它能够迅速展开并执行反潜任务,搜索海面上的潜艇,由于“直-9”系列的体积相对较小,它能够搭载在更小的舰艇上。

对于中国海军的056型护卫舰等小型舰艇来说,是一个极大的优势,相比其他较大的直升机,“直-9”在这种小型舰艇上可以自由起降,执行反潜任务,提升了海军的战术灵活性。



我们从这一系列的应用可以看出,“直-9”系列直升机在中国军事力量中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而且也逐渐填补了海陆空多个领域的空白,展现了其不可小觑的战略价值。

随着“直-9”系列的不断优化,救援型的“直-9S”直升机应运而生,尽管“直-9”的体积相对较小,但它的应急救援和海上搜寻能力不容小觑。



它能够进入一些较为狭窄的区域执行任务,这对于在海上执行搜救任务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优势,“直-9S”型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海上紧急救援及一些紧急医疗转运。

尤其是在恶劣天气和复杂环境下,“直-9S”展现了极高的机动性和应变能力,在突发情况下的高效执行力,为中国的海上救援和紧急响应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通过这一系列的改进与创新,“直-9”系列不仅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设计上也兼顾了民用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潜力。

“直-9”的体积较小,适应性强,使其不仅适合大规模作战,也可以执行各种民用任务,正是“直-9”能够迅速反应并执行的典型应用场景,以其灵活的机动性和较为简便的操作,成为多种紧急任务的理想选择。



“直-9”的全球化之路

更重要的是,“直-9”系列的技术成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国内市场,它的出口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开发,“直-9”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亚洲和非洲的一些非法语区国家中,“直-9”系列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选择,通过技术转让和自主研发的结合,中国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成功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



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直-9”的性价比极高,能够提供相对较为经济的军事解决方案,因此“直-9”系列逐渐成为这些国家采购直升机的重要选择之一。

所以“直-9”系列不仅仅是中国在军事领域的突破,它也成为了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展示技术实力的一个重要窗口。



随着中国逐步崛起为全球军事大国,“直-9”系列的成功不仅帮助中国军队在现代化作战中提升了战斗力,还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争取到了更大的话语权。

将“直-9”系列打造成全球直升机市场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最初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直升机,到现在成为中国军事力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语

真是讽刺,法国人当初以为自己卖出去的是一款“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直升机,中国通过努力改造和自主研发,将其转变为了一款多用途,高效能的作战利器,

“直-9”系列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军事装备格局,还通过出口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成为了中国直升机技术突破的重要象征。

它成了中国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块重要“基石”,也为中国在全球直升机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2019年10月23日《中国直升机极简史》报道



环球网2008年11月5日《参展国产飞机巡礼:“直9”系列直升机》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