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惠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在惠阳举行。活动现场举行全市重大项目签约及集中动工仪式,其中,惠阳区政府与9个项目代表在现场签约。记者获悉,本次惠阳集中动工项目35宗、计划总投资218亿元,其中产业项目23宗、达产产值296亿元。


大会现场。

这些集中动工项目涵盖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物流、人工智能等行业领域,正是契合了惠阳区构建以高端制造、绿色低碳、现代服务为重点,以未来产业为补充的“3+X”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要求,将为惠阳区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打下良好基础。

2024年,惠阳区统筹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奋力在区域融合发展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GDP实现868.8亿元、增长4.4%。

今年惠阳区将继续在聚力做优平台载体、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发力。

在平台建设上,去年,惠阳区在临深区域高标准规划了100平方公里的深惠协同发展区,作为惠阳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和都市圈发展的战略主平台。今年,将重点打造两大省级产业平台,继续将深莞惠相邻的区域打造成为深圳都市圈优质产业的承载平台、国内高端产业进入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集聚地。

据介绍,惠阳区重点打造的两大省级产业平台包括:推动省级惠阳经济开发区扩区,整合惠阳(象岭)智慧科技产业园并向南延伸,形成约40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联动深圳龙岗、坪山和大亚湾,协同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高端制造产业集聚区;全力争取设立省级绿色低碳经济开发区,将依托“坪清新”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整合优化周边土地资源,形成约30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形成南融深圳、西接东莞、北联仲恺的深莞惠协同发展轴,合作共建万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

在产业方面,惠阳区将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惠阳优势产业基础,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先进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惠阳区调结构、强服务、优营商,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过去一年,惠阳区新增百亿级工业企业1家、十亿级7家、亿元以上20家,目前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44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7.6%。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广东省县域特色产业目录》中,惠阳区新型显示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智能家居产业入选。

接下来,惠阳区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更深层次融入深圳都市圈产业协同体系:

以人工智能赋能高端制造产业。惠阳区有效实施“链长制”,大力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向上突破,目前已储备了一批优质项目,今年将陆续落户建设,形成“头部+配套”的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接下来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以数字赋能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成体系打造具身智能产业,现已引进优必选等一批链主型企业,正结合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垂直应用领域对算力的需求,探索布局小型绿色智算基础设施。

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绿色低碳产业。经过近年来的前瞻性布局,惠阳绿色低碳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相对完整的锂电全产业链。目前,惠阳区正加速推进液流长效储能、氢能、全固态电池材料等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其中铁铬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入选了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同步探索源网荷储、碳管理、碳交易等发展模式。此外,惠阳区在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正以时尚元素为核心,把原有的服装、吉他、滑板等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为更高附加值的时尚产业。

着力壮大现代服务业。聚焦“制造+服务”双轮驱动,在科技金融、科技服务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去年推动批发业增长33%、科技服务业增长26.1%、软件服务业增长54.7%,为经济的提质增效注入了全新动能。今年,惠阳区将面向先进制造业全生命周期,加快构建结构合理、专业性强、协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向强迈进。

活动现场,惠阳区委书记谭星海就如何在区域融合发展中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表了讲话,表示将以本次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动工仪式为契机,继续以改革为动力、以创新为引擎,围绕全年GDP增长6%以上的目标,加压奋进、苦干实干,努力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中展现惠阳担当、作出惠阳贡献。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通讯员 陈丹娜

图片来源:惠阳融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