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次大规模战争的结束,都无可避免地重塑着国际秩序。一战结束后,我们见证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登场;而二战过后,美苏争霸则成为主旋律。
今时今日,俄乌冲突虽如悬崖上的冰锥摇摇欲坠,但这场历经近三年的博弈未曾停止,那未来的国际秩序又会走向何方呢?
【俄专家米亚格科夫】
俄罗斯专家米亚格科夫曾大胆预测:俄乌冲突的胜利或将为俄罗斯创造一个绝佳的契机,与中国、印度一同打造一个可以支撑百年,甚至更久的新世界秩序。初听此言,仿佛有些令人心生壮志,可细细琢磨,又藏不住那么几分理想化的浪漫主义。
不妨先把目光放在印度身上。俄罗斯试图拉拢印度,可以说是为了防止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独占鳌头。
不过,印度与美国之间那种颇具火花的关系同样不容小觑,使得其在去美元化等关键议题上,总是与俄罗斯唱反调。再加上,中印边界问题一直横亘在两国外交关系的前面,如鲠在喉。
【普京与莫迪】
而俄专家强拉中国参与其实也不难理解。俄乌冲突的爆发迫使俄罗斯转向中国寻求支持,这一对昔日并肩作战的盟友如今在经济贸易、高科技领域以及外交上携手并进。
尤其是在中俄扩大双边贸易和深化能源合作之下,俄罗斯有效缓解了因制裁而带来的经济压力。然而,即便中俄关系如此密切,俄罗斯仍难言轻松。面对美国及其盟友步步紧逼的制裁,俄罗斯也只能依靠中国为其撑起一片外交缓冲区。
【俄军】
但即使如此,俄罗斯的重构全球秩序的能力,依然受到冲突的严重掣肘。就目前情势看,俄军似乎难以通过纯粹的军事力量来终结这一冲突,相反,对话解决的可能性逐渐升高。然而,就算通过对话,俄罗斯能否得到满意的结果却仍然扑朔迷离。
印度方面,尽管在俄专家的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其当前与美国的亲密程度显然无法被忽视。这种关系不仅让印度在某些议题上偏离俄罗斯的轨道,还在中印两国之间埋下了不确定的地缘政治种子。倘若希望中俄印能够形成一个稳固的联盟,这些掣肘因素必将成为绊脚石。
【中俄印】
纵观当下国际格局,中国似乎是唯一具备推动国际新秩序建立能力的国家。而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看起来也最为可行。
这个方案提倡和平、合作、共赢,力求削减过去因战争,强加给国际秩序的不公平影响。通过各国间的合作,来推动持久和平和可持续发展。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单凭战争所确立的国际秩序,通常充满了不稳定性与不平等。因此,企图通过战争来改写国际格局的念头,注定要落入历史的旧纸堆里。而我们该思索的是如何在维护和平的前提下,共同寻找那条在纷乱中显现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