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位宝妈分享她的真实经历,听完后,很多家长都直呼后怕。

妈妈给孩子理发,本来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可理着理着,妈妈的手忽然停住了——孩子的头皮上,竟然趴着一只黑色的小虫子!

妈妈定睛一看,顿时头皮发麻,整个人都僵住了。

这玩意儿,分明是传说中的“蜱虫”!

蜱虫,可不是普通的小虫子,它一旦咬住人,就会牢牢吸住皮肤,甚至会传染“森林脑炎”、“莱姆病”等严重疾病。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大问题!

但幸运的是,这位妈妈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用了“3个果断”救了孩子,成功把蜱虫取了下来,还避免了感染。



一:第一果断,不自乱阵脚

很多人看到孩子身上有虫子,第一反应就是一把薅下来,甚至直接拿指甲扣。但这样做,反而可能让事情更严重!

而这位妈妈,看到孩子头上有蜱虫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别慌,也千万别硬拽!”

❌ 为什么不能直接拽掉蜱虫?

蜱虫的口器,像倒刺一样,一旦咬住皮肤,就会深深嵌进去。强行拔掉,很可能把口器留在孩子皮肤里,引发感染!

如果蜱虫的身体被挤破,体液进入伤口,可能会传染病菌,更容易导致感染甚至传染病!

蜱虫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它叮人,而是它可能携带多种致命病菌,导致疾病。

而这些疾病的致死率,达到10%-15%。

所以,妈妈第一时间决定:不乱动!不惊慌!先想办法!

她立刻让孩子别乱动,自己也调整了一下情绪,才开始想对策。

我们一定要记住,发现蜱虫,第一步就是冷静,不能随便硬拔!



二:第二果断,赶紧送医

妈妈当时没有随便乱搞,而是果断带孩子去看医生。

医生检查后,先用专业镊子,夹住蜱虫的“嘴巴”部分(最贴近皮肤的地方),轻轻向上拔。

医生说,一定要慢!不能拧、不能用蛮力!如果蜱虫的头断在皮肤里,很容易感染!

但医生发现,无法拔出来。

于是,只能连着那块肉把蜱虫挖出来,最后还给孩子缝了针。



三:第三果断,立刻观察,确保没事

蜱虫拔完后,妈妈并没有大意,而是在医生的叮嘱下,又做了两件事,确保孩子安全!

①蜱虫不能乱扔,要用正确方式处理

蜱虫可不是普通的小虫子,它体内可能携带病菌,不能随便捏碎,也不能直接丢垃圾桶!

妈妈将蜱虫泡在酒精里,等它彻底死掉,再丢进垃圾袋密封处理。

正确的处理蜱虫方法:

✔ 泡在酒精、消毒液或热肥皂水里,让它彻底死掉。

✔ 不能用手捏碎,也不能直接丢地上,否则可能会污染环境!

✔ 如果家里有宠物,也要检查一下,防止它们被咬。

②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警惕感染

妈妈还做了一件特别重要的事——密切观察孩子的身体反应!

如果孩子被蜱虫咬了,可能会出现感染、发烧、皮疹、头晕、恶心等症状,这些情况必须马上去医院!

她一连观察了孩子几天,确定没有出现发烧、皮肤红肿等异常情况,才彻底放心。

这一步非常关键!

我们一定要学会,不能拔完就当没事了,万一孩子感染了,还需要及时治疗!



四:如何预防蜱虫?

蜱虫一般喜欢藏在草地、树林、宠物毛发里,尤其是春夏季节,孩子如果经常去户外玩耍,就很容易被蜱虫叮咬!

家长预防蜱虫的“4个妙招”:

✔ 避免孩子在草丛、树林里长时间玩耍,尤其是春夏季!

✔ 回家后要检查孩子的头皮、耳朵后、脖子、腋下等部位,蜱虫最喜欢藏在这些地方!

✔ 给孩子穿浅色衣服,长袖长裤,这样蜱虫更容易被发现!

✔ 家里有养狗、养猫的,一定要定期检查宠物身上有没有蜱虫!

牢记这几招,孩子就能更安全,远离蜱虫的伤害!

我们一定要学会这个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你身边有被蜱虫咬过的例子吗?他们是如何处理的呢?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