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一家长称自己小孩在大年初三摸了路边一根管子,导致整个手掌被玻璃纤维扎伤,后续到医院处理也无法完全取出,不少有类似经历的网友也提出处理建议。2月6日,一位有类似经历的家长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自己也是试了各种方法,最后是用普通面粉和水解决。专家也提醒,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折叠蚊帐的骨架、雨伞、手机钢化膜等等都有玻璃纤维,如果磨损很容易被扎到。

1月31日大年初三,山东青岛一位家长发帖寻求帮助,称自己的小孩上午出门摸了路边的一根管子后,在阳光下转动手掌,才能看到手掌上到处都是透明的晶状纤维,手掌只能伸着,一弯曲就喊痛。


青岛网友发帖讲述孩子被玻璃纤维扎伤。网络图

这位家长表示,随后用透明胶粘和猪毛钳子夹,效果都不佳,去儿童医院看急诊也因为看不清无法取出,最后是在手外科通过显微镜取出了比较长的纤维。医生表示,小的“刺”等皮肤长一长,自然就会脱落。随后家长又从超市购买了去黑头的面膜和镊子进行了处理,3日左右孩子的手已经不痛了。

“用面粉拌水混成泥浆状,让孩子整只手下去揉,裹满浆以后晾干掰掉,很有效!”在评论中,广东薛女士(化名)的建议获得高赞。6日上午,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我家娃也是去年3月份摸了玻璃纤维,回家一直喊手痛,碰到就哭,后来迎着光才看到一堆晶莹的点点,辗转了几家医院都处理不了,只能在显微镜下挑掉一些。后来查了这个行业相关的公众号,找到这个办法才终于彻底去除。”

在薛女士发来的图片中,上游新闻记者看到,孩子摸到的疑似是一根破损的蚊帐骨架,“差不多到第三天的时候,用面粉弄干净了,孩子才恢复。”


薛女士(化名)的孩子被一根疑似蚊帐杆子扎伤。受访者供图

“确实是我试过最有效果的办法了。”薛女士建议,可以用普通面粉和水,和成浆糊状,类似炸鸡裹面粉的效果,能包裹在手上就行,正好给孩子在盆子里自己搅着、捏着玩,视情况反复多次,“仅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永远不用参考。”

在社交媒体上,上游新闻记者也看到不少网友发布的案例,如去摸碎掉的手机钢化膜,手指突然感觉异常刺痛;拆掉夏天的蚊帐时顺手把风化的支架掰碎,手上就开始又痒又痛;用逗猫棒、外出钓鱼时手莫名其妙痛起来等等。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科普作家周洪直介绍,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最细能达到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从20世纪中叶开始,玻璃纤维越来越多地转变为日常用品的原材料,从帐篷、投影幕布、纱窗这样的大件,到筷子、渔竿、电线之类的小东西,可能都含有玻璃纤维的成分。

周洪直建议,玻璃纤维的耐磨性和耐折性都很差,纤维刺伤皮肤是最常见的伤害,居家用品尽可能不要使用玻璃纤维成分。如果不得不用,要特别关注使用的年限,如帐篷、蚊帐的支撑杆和玻璃纤维杆的雨伞、登山杖,使用时间不要超过10年。因为睡眠时皮肤暴露程度比较高,如果玻璃纤维杆断裂后果较为严重,很多帐篷支架断裂都是儿童蹦跳玩耍导致,孩子皮肤细嫩,密切接触的物品也需格外注意。


网友发布的被玻璃纤维扎伤的帖子。网络图

在生活中如果不慎被玻璃纤维扎到手了,该如何处理呢?中科院地质所专家建议,可以用和面的办法,在手上沾满面糊,再慢慢扯下面糊,带出扎入手里的细小玻璃纤维,会比用胶带粘出更靠谱,如果扎得太多或者不小心吸入鼻腔、口腔,请及时就医。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部分综合中科院地质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