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还在读大学的馆陶县“00后”帅小伙武德克做了一件大事——他在石家庄平安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远方一名3岁的血液病患儿送去了新生的希望。


“准备开始了!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后,我们将会把需要的造血干细胞提取出来。”捐献当天,他静静地躺在床上,看着医生紧锣密鼓地做着准备工作。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我的使命马上完成!”武德克笑着说。

2023年的寒假,武德克在一次无偿献血时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于是毫不犹豫地留下血样,申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非血缘配型成功几率极低的情况下,他认为自己作出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决定,也就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去年8月,一通电话让他平淡的生活荡起了层层涟漪。邯郸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武德克说,他接到电话后既紧张又激动,因为在非血缘关系的人群当中,这种配型的成功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是十几万分之一,在几率如此低的情况下,能够配型成功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幸运


在与家人商量并得到家人的肯定后,武德克很快做出捐献的决定。“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可值得说的。”他笑意中带着几分羞涩。

然而,小武体型偏瘦,一米八二的身高,体重才仅有60公斤。为了能更好地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开始了增重计划,每天锻炼,增强体质,并健康饮食,加强营养。短短几个月,体重增长了10多斤。

随后他顺利通过了体检和高分辨检测。“我知道自己离成为他人生命希望的那刻又近了一步。”武德克欣慰地说。


1月15日,在父母和邯郸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小武来到石家庄平安医院开始连续注射5天动员剂。从打完第二针开始,他逐渐感觉到腰部酸胀、乏力,但他知道这是打完动员剂后的正常反应,这些不适与受捐者承受的痛苦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在得知武德克的这次捐献后,石家庄市馆陶商会会长王凤申委托商会书记杨进军带队对专程对武德克进行慰问,副会长、慈善委员会主任李子锟,副会长吕国虎、王再辉、王东海、马晓增陪同。


捐献当天,武德克收到患者家属送来的感谢信和礼物,让他十分难忘。“收到素不相识的人给我写的情感真挚的感谢信,我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有意义的,是有人需要的。我很激动也很开心。”

至此,武德克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9327例、河北省第822例、邯郸市第207例、馆陶县第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用热血致敬青春,续航生命新征程,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大爱和担当。

来源:河北省红十字会、团馆陶县委

编辑 连子瑶丨初审 陈子琪丨复审 赵丁丨终审 李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