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总是带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弥漫在街头巷尾,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笑语盈盈。然而,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却有一群人,他们身着洁白的护士服,穿梭于医院的走廊与手术室之间,用专业和奉献,守护着生命的灯塔,我就是其中一员。

我是一名在医院手术室工作了五年的护士。我的日常,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用双手传递着希望与温暖。而我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但我们在不同的医院工作,各自在岗位上默默奉献,共同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我的父亲,则是一名乡村医生,在村卫生室里,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为乡亲们驱散病痛的阴霾。在这个家庭里,医疗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对生命无限敬畏的情怀。

春节前夕,医院里并没有因为节日的到来而减少忙碌。相反,因为冬季是疾病高发期,手术室更是灯火通明,几乎不曾有过片刻的宁静。我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提前换好手术服,检查着手术器械,确保每一把剪刀、每一根针线都准备到位。我们知道,每一场手术,都是对生命的一次精心雕琢,容不得半点马虎。

除夕那天,当家家户户围坐一堂,享受着年夜饭的温馨时,我正站在手术台前,协助医生进行一台紧急的阑尾切除手术。患者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因为病情突发,不得不来到医院。看着她紧张又坚强的眼神,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责任感。手术室内,无影灯下,汗水与专注交织,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迅速。

手术成功后,当患者被安全送出手术室,看到门外焦急等待的家人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都烟消云散了。这样的场景,在我五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经无数次上演,但每一次,都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因为我知道,这不仅仅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春节期间,医院里总有一些特殊的病人,他们因为病情无法回家过年,有的甚至是孤身一人。这时候,医院工会就会尽可能地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温暖,为他们准备一些简单的年夜饭,虽然比不上家里的丰盛,但那份心意,却能让病房里弥漫起一丝家的味道。工作人员还会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或是未来的憧憬,让这份陪伴成为他们孤独中的一抹亮色。

而我妻子所在的科室,经常需要处理一些紧急情况,有时候连轴转,连顿饭也都吃不上。但她总是说:“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对得起这身白大褂。”我和妻子虽然不在同一家医院,但我们都会尽可能地给予自己负责的病人更多的关怀和温暖,因为工作繁忙,我们各自在岗位上坚守,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但每当夜深人静,我们通过手机互道一声“平安”,那份理解与支持,便足以温暖彼此的心房。

春节期间,父亲也会从他的乡村卫生室打来电话,询问我们的情况。他总说:“你们俩在各自的医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照顾好病人。虽然你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但为的就是让更多人健康。”父亲的话,简单而质朴,却像一股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春节我在岗”,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医护人员对职责的坚守,对生命的承诺。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们错过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却收获了无数份感激与信任。每一次手术的成功,每一次病人的康复,都是对我们最大的慰藉。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窗外烟花璀璨,我站在医院的窗前,望着那片绚烂的天空,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感慨。我知道,在这条守护生命的道路上,我和我的家人,还有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医护人员,将继续前行,用爱与责任,点亮每一盏生命的灯火,让温暖与希望,在每一个春节,乃至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都熠熠生辉。(大众新闻记者 曹萌萌 通讯员 时志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