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火热的春节假期

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关口棒棒会”

得到央视的高度关注

五次报道

霸屏央视长达13分钟

这个“彭派年”热气腾腾

2025年春节的彭州

将千年天府文脉与当代文旅创新相融

打造了一场传统与时尚交织

山水与人文共舞的新春盛宴


据统计,春节假期全市接待游客188.85万人次,同比增长27.38%;实现旅游总收入13.25亿元,同比增长36.88%,屡创新高。文旅与消费市场双翼齐飞,绘就了一幅热气腾腾的“彭派年”画卷。

点击观看视频号

当“彭派小龙逛大集”的IP风靡,当雪山脚下的非遗市集出圈央视,这座彭派之城正以创新之笔在蜀文化长卷上书写新时代传奇。数据跃升的背后,是彭州将文化基因创造性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城市智慧,更是“击鼓奋进 ,尚德鼎新”城市精神的生动诠释

C位出道!文艺范与时尚味的春节狂欢

社交媒体最火的“打卡点”


36.88%的旅游收入增幅背后,是彭州“敢闯敢试”的改革魄力。面对消费升级浪潮,城市主政者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构建起传统与潮流共生、线上与线下共振的消费新生态。


“好事龙兴迎新年”的百里一·龙兴集,堪称彭州年味最浓处,客流量达115.5万人次,商户销售额932.7万元,传统与潮流在此完美交融。


商户挂起灯笼,老字号摊位前排起长龙:军屯锅魁香气四溢,九尺板鸭油亮诱人,而主题市集则引入汉服体验、国潮手作,当95后消费者在非遗摊位DIY龙形发饰,彭州已悄然完成消费结构的年轻化转型。


入夜后,街区化身光影乐园,3D投影的巨龙盘旋于古建筑之上,标志着彭州夜经济的质变飞跃,游客张先生举家合影:“孩子说这是‘会飞的年兽’,传统文化活起来了!”


彭州万达广场内,“西有好巳·川潮盈年”系列活动掀起消费热潮,累计接待客流量超25.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355.8万元。四楼美食街区,麻辣鲜香的火锅与精致西餐同台竞艳,一家网红餐厅老板笑道:“翻台率比平日高了五成!”


而传统重点商圈街区总客流量32.9万人次,实现销售额1193.7万元

活力迸发,央视镜头下的彭州故事


“关口棒棒会”升级回归,63.82万人次涌入这场非遗庙会,央视直播镜头将彭州年味传向全国。3390万元的经营收入,印证了“老庙会”的“新生命力”,更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成绩单。


在千年“关口棒棒会”的喧嚣声里,藏着最动人的新春图景:天未破晓,九尺板鸭非遗工坊已蒸腾起袅袅白雾,非遗传承人带着学徒翻动鸭胚,油亮表皮上细密刀痕恰似时光的年轮;牡丹香囊手艺人穿针引线,将晾晒的牡丹干花细细填入锦囊,每一针都缝着"要把日子过得比花美"的信念。这种根植市井的勤勉与豁达,让CCTV1综合、CCTV2财经、CCTV13新闻频道的多个栏目纷纷将镜头对准这座沸腾的大集,彭州人用双手编织幸福的场景,构成了“彭派年”最生动的注脚。

完美融合!慢生活的美学体验

年味与文艺,玩出新高度


在彭州文旅经济“双高增”的密码簿上,文化创新始终是解码密钥。面对传统文化活化难题,彭州创造性提出“2+A+N”矩阵战略——以非遗传承、文博创新为两大核心支点,联动A级景区提质升级,培育N个特色消费场景,让沉睡的文化资源焕发时代生机。


海窝子古镇的青石板路上,一串串红灯笼随风轻曳,非遗大集的摊位前人头攒动。剪纸艺人指尖翻飞,一幅“龙腾四海”顷刻成型;糖画师傅手腕轻转,金龙祥云跃然案上。游客们穿梭于古镇巷陌,或在茶馆听一曲川剧折子戏,或在民俗巡游中与舞龙队伍嬉笑同行。


彭州市博物馆内,“气韵东方”2025彭州陶瓷文化特展在春节期间开幕,彭州陶瓷引得游客驻足:“仿佛穿越千年,触摸到了彭州的根脉。”“让历史活在当下”的策展思维,使文化场馆成为流量新入口,线上线下一体化活动108场次,9.46万人次的接待量印证着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澎湃能量。

山谷里的青春狂欢


龙门雪山之巅,“蜀韵湔江·雪映龙门”主题景区宛如一幅水墨丹青,传统祈福文化与现代冰雪经济碰撞出奇妙火花。宝山旅游景区、白鹿景区等A级景区接待游客18.2万人次,门票收入同比增长超三成,冰雪经济成为文旅增长极。


在太阳湾,孩童的欢笑声与雪地的摩擦声交织;温泉池中,游客仰望星空,任雪花轻落肩头。夜幕降临时,白鹿音乐景区灯光璀璨,《雪山幻境》光影秀以山为幕,演绎出“龙跃九天”的壮丽图景。彭州用“冰雪+文化+科技”的复合方程式,解出了三产融合的增长极。

仙山祈福,登高“打卡热”


丹景山巅,晨雾缭绕,新春登高习俗在此焕发新生:游客沿千年蜀道拾级而上,于梅花谷赏早春寒梅。山腰处的“茶会”更以禅茶一味吸引文人雅客,茶香氤氲中,一位书法家挥毫写下“龙门开胜境,彭派展新篇”,赢得满堂喝彩。

“跨次元”数字赋能

云端贺岁,年轻人的时尚态度


13.25亿元旅游总收入的含金量,更体现在科技赋能的创新实践中,彭州构建起文旅服务的智慧神经网络。


彭州市图书馆的“古籍里的春节”线上展,让《岁华纪丽谱》中的宋代年俗跃然屏上;文化馆的“非遗云课堂”吸引3.2万人次学习蜀绣技艺。线下,四川航空科技馆的“星际穿越”VR体验排起长队,孩子们戴着设备惊呼:“我在开飞机给龙灯护航!”“跨次元”的文化表达,不仅带来高频的网络曝光,更培育出新一代文化传承者。

智慧服务,暖心体验


“彭州文旅”小程序实时推送景区人流、停车位信息,游客扫码即可获取电子导览。博物馆门口的智能机器人“小龙人”化身导览员,它能用方言讲解文物故事,为视障游客启动语音导航,甚至记住常客的参观偏好。这种“有记忆的服务”,印证着科技赋能背后的人文关怀。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显示,春节期间投诉率下降42%,智慧服务为“彭派年”增添温情注脚。


这个春节,彭州以文旅为媒、消费为桥,让千年文脉与当代生活深情相拥。站在湔江春水畔回望,彭州文旅经济的“开门红”绝非偶然。当“彭派小龙”穿梭于古今之间,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文化为帆、以创新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其迸发出的城市动能,既是对“天府文化”的当代诠释,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的生动注脚。

这座城市正以“彭派”之姿

在新时代的春光里

踏出更加自信昂扬的步伐

未来已来

彭州的故事

将如湔江水般生生不息

属于彭州的新篇章

正在磅礴书写

免责声明:

★品鉴彭州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仅在品鉴彭州今日头条号转载,其他平台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文中配图支付相应稿费,若不同意使用,请告知删除!

期数:3309期

文:刘代萱

图:雷田文 张勇 张鸿 乔刚 罗中儒 胡胜 张晓林

编辑:刘代萱 责编:邓茹月 编审:叶韬

有一种成都生活,叫彭州!







“品鉴彭州”微信征稿啦!

弘扬天府文化,传播城市精神!

亲爱的小伙伴们,“品鉴彭州”微信面向全网征集优秀稿件啦!

主办:彭州市委宣传部

主编:王玉岩

副主编:叶韬 冯艳丽

责任编辑:梁丹 龙洋 刘倩

编辑:刘代萱 邓茹月

出品:彭州市融媒体中心

彭州市融媒体中心举报电话:028一68611355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