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辛亥革命,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1911年~1922年初,辛亥革命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将腐败落后的清王朝给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在武昌打响的,武昌起义之后,全国各地都是纷纷响应号召,宣布独立。

然而,我们都知道的是,辛亥革命虽然获得了成功,但是在其准备阶段却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针对如此之大的一场战争动员,那么其耗费的资金必然是难以估量的。那么,在面对辛亥革命时如此庞大的经费要求,孙中山、黄兴等辛亥革命的先驱又是如何筹措费用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辛亥革命的经费来源

虽然武昌起义是临时决定的起义活动,但是辛亥革命并不是如此,而是一场经过周密策划、有组织有规定的起义运动。在很多学者看来,广义上的辛亥革命其实从19世纪末就开始了,标志点就是1894年兴中会的成立,一直到辛亥年成功推翻清王朝政府。



那么,这十多年来革命的经费是从哪里来的呢?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革命组织的正常运行依靠的都是革命者们自掏腰包,缴纳会费。甚至有一些革命人士不惜变卖家产,也要投身于革命事业之中。比如兴中会成员黄永商,曾经就将自己在香港的一栋洋楼给卖了出去,就是为了支持1895年广州起义的经费。

然而,十年多的革命筹备期间,花钱的地方可谓是数不胜数,就像是一个吞钱的无底洞一样。即便有不少革命家有丰厚的家产,但也抵不住如此花费。所以,为了能够筹措到更多的资金,孙中山等人也尝试了各种办法,比如说发行债券。



然而,这些债券约定的都是革命成功之后以数倍或者是十倍的价钱偿还,可是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辛亥革命,所以认购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直到革命思想传播得越来越广,才慢慢开始有一些爱国的同胞向革命党人捐款,同时,还有许多海外华侨也心系祖国,热情捐资以解决革命团队经费紧张的问题。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一位来自满清王朝的亲王,曾经也向辛亥革命捐过款。这着实令人费解,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满清亲王会支持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运动。1907年,肃亲王善耆向正急需用钱同盟会捐款数万元,不得不说,善耆此举无疑是背叛满清王朝的举动。



然而,善耆却是抱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的。那么,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救济革命党人难道是支持他们的革命事业,想要帮助他们推翻满清王朝吗?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简单地了解一下善耆为人。

二、善耆为人

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善耆出生,他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的第十代嫡孙。豪格虽然并不是皇帝,但是却给后代留下了一个世袭罔替的王爵,也就是民间常说的铁帽子王爷。所以,从出身来说,善耆的身份其实十分高贵的。



不过,善耆所出生的时代却并不像以前那般国泰民安。在1900年,因为八国联军侵华,攻打北京,慈禧太后不得不仓皇逃出北京。而善耆也是随驾护送,然而中途却又被慈禧太后派回京城善后,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之中,国破的屈辱深深震动这位年轻位重的亲王。

从此以后,善耆便开始学习接触近代化的思想。他建立了东安市场,力图发展经济,并且初步建立了户籍制度,大力地鼓励京城的贵族子弟们接受现代化的教育。他与其他思想腐旧、冥顽不灵的满清亲王不一样,他不仅支持近代化事业,而且对于革命党人也是颇为推崇。



一直以来他便对革命党人多有关照,曾经有人被捕入狱,还是他亲自前往斡旋,让其免于一死。当然,善耆此举是抱有自己的政治目的的,就是为了招揽这一些革命党人,能够为满清王朝效力。善耆还是从满清王朝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的。

只不过,直到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满清王朝土崩瓦解。善耆也就此做了清王朝的遗老,发誓终身不履民国。辛亥革命之后,善耆还一心想要复辟清王朝,甚至不惜投身日本人。然而,在历史大势面前,善耆的这一切做法都注定了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



小结

不得不说,善耆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一边支持着近代化事业,力图复兴国家;一边又维持着封建满清王朝的统治,不惜委身日本人。这其实还是他的历史眼光的局限性所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