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置业行情里,广州、南京、成都、南昌、遵义等城市格外亮眼。

在重点城市供应规模处于近10年新低的情况下,根据中指数据,春节假期期间(1月28日~2月4日)28个代表城市新房日均成交面积较去年假期(2月10日~2月17日)增长8%。

一线城市中的广州,开发商积极推出新春特价房、限时折扣优惠、家电礼包、物管费礼包等优惠措施,客户心态出现积极变化,春节期间新房成交较2024年春节增长47%;南京70余个楼盘开展“新春不打烊”活动,部分优质楼盘日均认购套数可达5~6套,春节期间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43%,是28个城市中回暖力度最大的;此外,武汉、温州、南充、德阳等城市成交面积大幅居前。

得益于1月末多个城市的销售热度,从中指研究院、克而瑞、亿翰智库等机构数据看,百强房企1月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尽管同比下降16.5%,但相比2024年超过30%的降幅已明显收窄;重点城市的销售反弹令房企对热点城市、核心区位的稀缺地块争夺持续升温,地块溢价率不断被刷新。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相较去年由负转正。

各阵营房企销售额降幅均收窄

1月头部房企持续受益于布局结构,表现抢眼,排在销售额前三位的分别为保利发展(180亿元)、中海地产(120亿元)和华润置地(116亿元);绿城中国和万科的销售额均超百亿元,分别为113.1亿元和1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1月各阵营房企的销售额均有所下降,但降幅均出现不同程度收窄。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月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50.3亿元,同比下降16.5%,但相比2024年超过30%的降幅已明显收窄;百强房企合计权益销售额为1681亿元,合计权益销售面积为868万平方米。

具体来看,1月销售总额超百亿元的房企共有5家,较去年同期减少2家,销售额均值127.8亿元;销售额超50亿~100亿元的房企共有8家,数量与去年同期持平,销售额均值77.5亿元;销售额30亿~50亿元的企业有7家。

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05.6亿元,同比下降11.8%;TOP11~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34.9亿元,同比下降16.5%;TOP31~50房企销售均值为13.1亿元,同比下降31.3%;TOP51~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7亿元,同比下降17.3%。

另据克瑞统计,1月房企推盘“提质缩量”,21个重点城市1月前22日首开和加推共计97次,不及2024年12月全月推盘量的1/3;平均开盘去化率为44%,环比上升6个百分点,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

对于后市,克而瑞分析指出,2月初因恰逢春节假期,预计市场将延续供需两淡,往年三四线城市的“返乡置业”也或将成色不足。不过考虑到去年2月为春节月,基数较低,今年2月成交量同比仍将延续正增态势。二手房成交量或将延续震荡行情,短期内二手房价仍将保持稳定。

房企营销端、产品力竞争白热化

据中指研究院初步统计,2025年1月,50个重点城市批准上市面积同比下降39%,单月供应规模处于2016年以来的同期最低。


图源:中指研究院

同时,多地借春节假期推出各类房地产促销活动。

春节前夕,多地房协发布倡议、搭建平台,通过集中展示房源、加强促销力度等促进销售。如合肥抢抓住春节假期返乡人群置业契机,启动春节看房不打烊“迎新年购房安家”活动,吸引了45家房企77个在售楼盘参与,优惠力度远超平常;长沙则推出“过新年·购新房·安新居”活动,推出户型多样、地段丰富、满足不同家庭需求的房源,共收集到160多套特价房源,并推出专属特惠折扣。

房企则紧抓“返乡置业”机遇,对返乡客群制定针对性的销售方案,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开展购房送家电、送旅游、减免物业费、送车位等促销活动。如成都举办的“安家成都·2025贺新年”活动中,共有27家房企携上百个楼盘项目参展,多家房企推出“清盘特惠一口价房源”、成交送家电、安家大礼包等多项促销策略。

此外,据亿翰智库统计,建发房产在上海、南京、苏州等地打出了“春节不打烊”的标语,推出“送软装、送旅游基金、送物业费”等活动;德信地产推出“送优惠券、砸金蛋送家电、认购得折扣”等活动;敏捷集团则联动大湾区四盘开展“来湾区享暖冬”置业活动,推出多重优惠措施,并提供包括城市住宅、文旅度假产品等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购房需求。

另一方面,在优化供应结构的政策导向之下,房企顺应市场需求主动“卷产品”“卷品质”,而四代宅成为重要的产品创新方向。根据克而瑞预测,2025年四代宅项目的数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覆盖更多城市和区域。

克而瑞统计,在主要落地城市,2025年明确要打造四代宅的新项目预计将突破70个,一举超越这些城市2024年在售的四代宅项目总数。

其中,南京、西安已明确的四代宅项目分别为16个和14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开发商将更加注重项目的设计与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明年将涌现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高质量的产品。

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超四成

尽管销售端受到春节假期干扰,但2024年底的销售回暖点燃了房企的补仓热情,房企对热点城市核心区位、稀缺地块的争夺已现白热化,高价地块频出。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月,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30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8.1%;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0.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住宅用地楼面价4139元/平方米,同比增加52.6%。


图源:中指研究院

其中,仅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面积同比涨幅为正,达9.7%;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101.1%,楼面均价同比增长83.4%。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出让面积双双下滑,三四线城市则呈现量跌价增的态势。

从企业端拿地来看,1月百强房企拿地总额1210.7亿元,同比增长41.4%,相较去年由负转正。从权益拿地金额来看,建发房产(90亿元)、华润置地(83亿元)和滨江集团(83亿元)分列前三位。

从新增货值来看,TOP10企业1月新增货值总额1160.8亿元,占百强企业的32.7%,招商蛇口(179亿元)、华润置地(169亿元)和中海地产(130亿元)分列前三位。

四大城市群之中,京津冀TOP10企业拿地金额为309亿元,稳居首位;长三角和中西部TOP10企业拿地金额分别为266亿元和93亿元,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1月拍出多宗高总价地块,如海淀区东升镇北部片区HD00-0803-0029地块以总价91.5亿元成交,溢价率达17.33%;建发房产以90.4亿元竞得的同板块HD00-0803-0030地块,溢价率达25.04%。

克而瑞分析指出,总体而言,北京、上海、杭州等热点城市在1月迎来土拍“开门红”,头部房企在优质地块中的竞争依然激烈。不过,土地市场整体仍处于局部火热、整体筑底的态势,销售到投资传导尚需一段时间修复,预计拿地仍以央企和国企为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