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5日,美国邮政局宣布,恢复接收从中国邮寄到美国的包裹,此时,距他们宣布拒绝接收还不到24小时。美媒形容说,这是特朗普又一次字面意义上的朝令夕改,但其实,这是一次典型的,特朗普想用“极限施压”逼中国就范,却在我们的强硬反击面前,无奈吞下的惨败。


美国邮政局的快递车

一、小额包裹之战

24小时之前,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生效,低于800美元的中国包裹进入美国时,不再享受此前的“税收优惠”,随后,美国邮政局下令停止接收由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寄往美国的包裹,信件和平邮不受影响,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没有给出明确理由,也没给出暂停的时限。

消息一经曝光,在电商圈子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因为这些小额包裹通常是美国普通老百姓网购的中国商品,美国邮政局一道禁令,就切断了我们向美国卖货的渠道。按照特朗普的逻辑,中国商品卖到美国,是赚了他的钱,尤其这种小额包裹,还不向美国政府纳税,简直是倒反天罡。


特朗普既要又要

据美媒统计,仅在2024年,中国商家就靠两个海外电商平台,向美国买家邮寄了几亿个享受免税政策的包裹,确实不是一笔小钱。但特朗普好像没想过,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为什么会这么做。

二、中美大对账

大家应该还记得,年前中国某社交平台上曾经有过一次“中美大对账”,在那波热搜中,我们都能看到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成本有多高。在美国的“账单文化”中,普通人的生活开支几乎都被各类账单绑定,包括但不限于各种高额税收、保险、房贷、车贷,和收费高到令人震惊的水电费、各种杂费等等。

这就导致,美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能灵活使用的钱很少,以至于他们最羡慕中国人的,是蔬菜水果自由。而这也让很多美国人,必须在采购商品时货比三家,他们宁愿从中国网购,也不在美国本地的商店里买。


美国人的生活成本在全球都是领先水平

所以,特朗普的政令看似是伤害中国电商,实际伤害的是美国普通老百姓。这就好像他认为加征关税会伤害中国,但其实绝大部分的成本,都是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站在特朗普的角度,他可能会认为,美国国力强大,可以跟中国拼消耗,但美国政府的一粒沙,落到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三、特朗普完败

很快,中国外交部针对这件事做出回应,告诫美方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这些话的敲打意味非常明显,更重要的是,这代表我们不会在特朗普的“极限施压”面前服软。

不就是拼消耗吗?中国这边的损失,起码不会伤害到多数普通人的利益,美国呢?你们现在的经济问题有多严重,美国民众的生活有多糟,特朗普心里没数吗?再之后,就是美国邮政局宣布恢复接收,同样没有给出理由。至此,特朗普上台后的第一轮中美正面交锋,以美方的完败告终。


谁手里有货,谁就有话语权

当然啊,我们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特朗普吃瘪之后,不会再搞类似的小动作。但从这件事情里,大家就能看到,主动权一直在我们这边。我估计特朗普现在也是懵的,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中国,咱们啊走着瞧吧,未来4年,类似的中美交锋,还多着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