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0接警员的除夕夜
张文敏 南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奎 文/图
“您好,南充110,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1月28日,除夕夜,记者走进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了解一年365天坚守在这个电话背后的110接警员的故事。
在极具现代和科技感的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记者看到,5名当班接警员头戴耳麦,在值班指挥长的带领下,坚守在各自工位上紧张忙碌。接听电话、录入警情、分配警力、处理警情……一条电话线,连接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和幸福。
“我父亲走丢了!”当天19时27分,电话响起,接警员小组长张虹接通电话,听筒里传来一名男子急促的声音。原来,该男子84岁的父亲早上从嘉陵城南市场出走后一直未归,家人着急寻找未果,只得拨打110报警。张虹一边耐心询问老人走失地点、体貌特征等信息,一边飞快在警情平台录入相关信息,将警情转至市公安局嘉陵区分局火花派出所。
除夕夜,张虹和同事们坚守在工作岗位。
“今年是我在110报警服务台工作的第20年!”工作间隙,张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在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1981年出生的张虹算得上是“老人”了。2003年,22岁的张虹来到市公安局工作。2005年转岗到110报警服务台,这一待,就是近20年。
南充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公安局于1996年建成110报警服务台并开展工作。全市共设置7个110报警服务台,其中顺庆、高坪、嘉陵三区的110、122报警求助由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实行一级处警模式开展接处警工作。其余6个县(市)分别由各地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自行承担接警和调派处警任务。
“在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工作的这些年,我见证了她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也亲历了她获得全国全省‘巾帼文明岗’、‘四川省三八红旗集体’和‘全省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各项荣誉的高光时刻。”说起110报警服务台的历史,张虹如数家珍。
“春节假期对于我和同事们来说,不过是一年365天中的普通一天。从事110接警工作后,差不多有10多个除夕夜,我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张虹说,对接警员来说,每一通报警电话,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份实实在在的守护、一项必须快速完成的任务。
“警情处置快一秒,群众安全多一分!”张虹说,这些年,她和同事们一道,始终坚持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智慧、高效、规范、专业”的工作标准,无论是邻里纠纷、交通事故还是走失求助,都会站在报警人的角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话语,细致了解具体问题,然后以最快速度派警处置,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每当一个警情得到妥善处置,群众由衷的一声‘谢谢’,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我的家人对我工作都很支持,他们也是我干好这份工作的动力。”谈及家庭,张虹的脸上溢满了幸福的微笑。张虹的爱人在应急部门上班,除夕夜也要值守。所以,家里的团圆饭,已经提前进行了。“这么多年来,我家的团年饭,公公婆婆都是按照我的值班时间来提前安排的。”
不知不觉间,蛇年的钟声已然敲响。市公安局主要领导来到110报警服务台,看望慰问坚守岗位的接警员,并贴心地送上新年礼物。食堂也端来了冒着热气、代表着团圆的汤圆。张虹和同事们分批享用之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29日0时48分,火花派出所反馈,接到城南市场老人走失的报警后,民警连夜调取沿途监控录像,还原老人行进轨迹,最终成功找到老人并通知家属接回家中。核实情况后,张虹随即在警情平台里录入“警情处置完毕”。
“我们的工作虽然不与群众相见,却与群众紧密相连。”张虹认为,一线民警在台前勇往直前、守护群众平安,110接警员则在幕后默默坚守,是“住”在电波里的守护者。“只有坚守初心,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起报警电话,才能换来群众的安心和放心。”
采访完毕,记者离开110报警服务台时,接警员依旧在忙碌着。正月初一一早,记者拿到一组数据:除夕夜18:30至大年初一8:30,全市7个110报警服务台,共接警1748个……
来源:南充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