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寒风凛冽,冰雪尚未消融,气温达到零下十几摄氏度,但内蒙古赤峰市各博物馆内却是一片热闹景象。
△几位属蛇的市民正在绘制以“战国青铜壶”为蓝本的图画。
“这件青铜酒壶,出土于赤峰市喀喇沁旗,其器身满布精致纤巧的蟠虺纹。虺是一种小蛇,这些蟠虺纹就像是无数条小蛇相互盘绕、穿梭。”赤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24名属蛇的观众共同绘制两幅画,这两幅画分别是以馆藏战国青铜壶和辽代十二生肖婴戏纹铜钱两件文物为蓝本设计而成,每幅画被均分成12块,总计24块。
“妈妈,你看,这一定就是几条缠绕的小蛇!”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指着自己的画板,他所分到的画板上正绘有青铜壶器身局部图。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博物馆举办的社教活动。操作难度不高,但很有意思。”12岁的王喆坐在板凳上,按照提示,持续涂色近两个小时,中途还请求了来自姥姥的场外援助。
“我今年36岁,能在本命年以这样的形式过年,还是很有意义的。”李林此前还带着自己7岁的女儿参与了其他博物馆“庆新春”活动,比如,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关于瑞兽的社教活动。他认为,这些活动涉及一些历史文化知识,能起到一定的科普作用。
在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一场名为“探秘馆中瑞兽奇踪”的社教活动引来众人围观,主讲人刘佳琳讲解了瑞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并以馆中文物为例,介绍了瑞兽的体现形式——
“瑞兽朱雀在古代神话中属于太阳崇拜,代表着光明、温暖和繁荣,象征着幸福、吉祥和美好的未来。浮雕朱雀石棺板上就刻有一只灵动的朱雀。”
“古建筑屋脊上也分布有瑞兽。以十个蹲兽中的龙、凤为例,灰陶雕塑龙首形贴面兽、灰陶塑朝凤就是常见的古建筑装饰构件。”
自农历小年起,赤峰市多家博物馆开展了“庆新春”活动,除了传统的写福字、剪窗花、拓印红包等活动,VR也走进了博物馆。
“我们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合作,引进了‘龙游神州’VR沉浸探索展。”红山文化博物馆馆长林杨介绍,在民间,蛇年常被称为“小龙年”,而赤峰又是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玉龙”的出土地,红山文化博物馆正坐落于红山脚下。因此,红山文化博物馆引入这项活动再合适不过。
“一直都知道‘红山文化玉龙’是赤峰的代表,但是第一次了解其背后的传统文化。”“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红山文化玉龙’集鹿眼、蛇身、猪鼻、马鬃4种动物元素于一体。”“我是第一次在博物馆进行VR体验这种形式,能够沉浸式地感受远古文化是很有趣的,丰富了今年春节的活动内容。”许多市民前来体验,纷纷给予好评。
博物馆里过大年,博览古今乐团圆。新春佳节里,赤峰市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活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市民,在博物馆里感受历史独特魅力,享受春节文化盛宴。
记者:李佳珊(见习)
文字编辑:牛忠磊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李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