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凤凰网娱乐最新消息,知名女星徐熙媛(大S)死因更正为:由于肺炎引发的“败血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居旻杰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病毒性肺炎造成大S死亡其实也是有这种可能的。但是临床上碰到的更多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所引起的继发感染,细菌或者是真菌感染后引起的败血症——专业的叫法是脓毒血症或者是感染性休克。
居旻杰进一步解释:“大S本身的基础情况就比较差,在流感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如果合并其他细菌或者真菌的感染,特别是在肺部,那么病因的控制就比较困难。”
什么是败血症?
败血症,目前临床上多称为脓毒血症,指细菌或者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进入人体内,并且在全身血液系统中繁殖、生长,产生内毒素、外毒素或者其他致病因子,导致组织脏器发生炎症、感染和继发性损害的一种全身性感染。
脓毒血症通常见于严重创伤、严重感染,比如全身多数开放性损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在病人合并有糖尿病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时,更容易发生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可以导致身体的各个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病情比较凶险。
脓毒血症有哪些症状?
1.出现关节疼痛。关节肿痛是脓毒血症常见的表现,在败血症发展过程中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关节症状是比较明显的,有时会红肿甚至有化脓的情况。
2.畏冷发热或者寒战高热。由于细菌本身的毒力和人体内的炎症因子引起,严重者可以出现中毒性休克表现。
3.出现皮肤疾病。皮疹、出现皮肤的瘀点瘀斑。
4.胃肠道症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便血。
5.出现肝脾肿大。肝脾肿大主要是在小孩子身上居多。
哪类人群容易患脓毒血症?
1.老人、儿童和免疫功能较弱的人容易感染致病菌,从而更容易患脓毒血症。
2.脓毒血症的发生还和中性粒细胞缺乏有关,如果患有急性白血病或者是进行骨髓移植,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容易出现脓毒血症。
3.如果患有肿瘤疾病需要进行化疗,也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缺乏,可能容易出现脓毒血症。4.长期使用抗生素或乱使用抗生素药物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抵抗力下降,使药物对致病菌不敏感,造成耐药性,这类人如果突发严重的感染,很容易得脓毒血症。
如何治疗和预防?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挽救脓毒血症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
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并不容易,一般患者无法识别,故不管哪个部位出现了感染,或者即便只有“发热”“精神萎靡”等情况,患者都不能“拖”,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便获得及时救治。
感染性疾病引发脓毒血症的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免疫力、致病菌毒力,以及治疗是否及时、感染是否获得有效控制等。因此,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
高风险人群可选择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脑膜炎奈瑟菌疫苗、流感疫苗等,以降低相应病原体感染的风险。
医生提醒
从鼻子、嘴唇到下巴,是典型的“危险三角区”,毛细血管密集。这些部位如果长了痘痘,不要随意挤破,以避免细菌从毛细血管侵入,从而引起严重感染。
另外,日常皮肤如果受伤破损流血,一定要注意清洁和消毒,以免病菌入侵。
本文综合 粤卫平台 疾控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