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博物院、四川大学图书馆以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上榜。
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例,该馆在2015年建成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中心,设有分析检测室、文物拍摄室、书画修复室、古籍修复室等,2016年建成集对外展示、互动体验、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古籍修复展示馆。近十年来,杜甫草堂博物馆不仅成功修复了本馆500册(件)珍贵古籍,还积极推广古籍修复技艺,通过展览、互动体验课程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式,提升了古籍的利用率和普及率,未来将继续肩负纸质文物保护修复职责,推动智慧文博建设,加强国际合作,致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川省图书馆则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单独设立古籍修复室,专门开展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经过七十年的发展,逐步打造了国家级标准化修复室,并挂牌成立“四川省古籍修复中心”和“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四川古籍修复中心传习所”。修复的古籍当中,有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宋刻本《茶经》、元刻本《春秋左氏传补注十卷》、明洪武南京刻本《明洪武南藏》等。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来,四川省图书馆积极参与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并通过“智慧图书馆知识资源发布系统”为读者提供服务。
【第二批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名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故宫博物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首都图书馆
山西博物院
大连市图书馆
复旦大学图书馆
浙江大学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
孔子博物馆
河南省图书馆
湖北省图书馆
湖北省博物馆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博物院
四川大学图书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陕西省图书馆
甘肃省图书馆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王茹懿 图片 资料图 责任编辑 常莉娟 编辑 张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