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是蛇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区域战略等成为高频词。
有些地方提出新想法、新举措;有些地方连续多年对准同一主题,持续破题。此外,包括北京、浙江等在内的多个省份提到,确保一季度“开门红”。
聚焦高质量发展
记者注意到,北京以及广东等“经济大省”将今年的新春第一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当天,北京召开2025年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对抓好各方面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会上,市委书记尹力提到三个“要看到”:要看到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主动识变应变,丰富政策措施;要看到任务十分艰巨繁重,盯住每个季度,抓牢每个指标;要看到首都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努力在经济稳中向好、科技创新引领、开放激发活力、提质增效惠民等方面走在前列。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加强超大城市治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以及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成为题中之义。
广东已经连续三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的主题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两个变化值得关注,一是今年的大会首次安排县委书记现场发言;二是会上透露,广东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
当天大会上,汕尾市海丰县委书记郭文炯、惠州市博罗县委书记周耿斌、阳江市阳西县委书记张秀洁在大会现场发言。三位县委书记不约而同提到了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和下一步打算。
新春第一会安排县委书记发言释放了广东省“补齐短板”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党的二十大以后,广东省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即“百千万工程”,并作为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按照时间表,2025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第三年,也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这一目标的关键节点。
此外,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大会上透露,省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局,将积极支持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企业在粤发展,并表示,将加强与广大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突出改革创新
同为经济大省的山东,新春第一会的主题为“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虽然主题也是高质量发展,但切口更小,将抓改革创新“置顶”2025年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要以标志性改革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并明确10项重点改革内容。记者注意到,这些改革内容较为具体,如深化融资平台和城投公司转型改革,剥离政府融资功能;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稳妥推动兼并重组、减量提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化重组整合,完善内控体系;深化济青都市圈协同联动改革等。
官方数据显示,作为国资国企大省,山东大力推进国企“瘦身健体”,省属企业两年累计压减权属企业1325户,总部机构数量压减14.9%、人员编制精简15.9%。下一步的改革重点是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浙江省新春第一会的主题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会议通报了各领域2024年度综合考核结果。
谈到改革创新这个根本动力,省委书记王浩指出,浙江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积极推进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改革,鼓励基层大胆探索创新,一体推进重点任务、重点工作、重大改革,激发强大动力、提供制度保障。
锁定优化营商环境
一些省份新春第一会连续多年对准同一主题,如上海、辽宁、河北均将目光继续对准优化营商环境。
从2018年开始,在岁末年初召开全市大会,讨论新一年优化营商环境方向,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建设的重要传统。今年的新春第一会,上海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标题为《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当地媒体称,“提升企业感受”这样的通俗表达首次被放在大标题中。
记者注意到,在8.0方案的58条任务中,有6条涉及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分别是规范牟利性职业举报、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严格规范涉企案件办理、加强法治护企、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内容占比较过去有明显提升。
此外,8.0版方案还首次将“夯实营商基层基础”单独列出,“鼓励街镇在监管创新、交通管理、商居协调等方面探索创新”。这意味着,将对园区、街镇等基层单位的营商建设投入更大力量。
辽宁也再次将“新春第一会”聚焦同一主题,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大会。
辽宁省委书记郝鹏强调,要强化法治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让各类经营主体在辽宁拥有获得感、礼遇感和归属感,同时,推出一批具有辽宁辨识度的改革举措和经验成果。
郝鹏说,“谁破坏辽宁的营商环境,谁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振兴发展,就是在破坏辽宁的未来,就是在破坏辽宁人民的幸福。我们对破坏营商环境的人和事,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河北当天召开了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这是河北连续三年将“新春第一会”对准同一主题。现场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现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新春第一会”本身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
发力区域战略
湖北的新春第一会关键词为“中部支点”,全称是“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
如何理解“中部支点”?从地理上看,湖北东连长三角、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南连粤港澳大湾区、北通京津冀,在全国经济地理格局中处于承东联西、南北交流的中心位置。同时,湖北也处于中部六省的中间位置,具有枢纽意义。
对此,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指出,支点,就是事关战略全局的支撑点、撬动点、制高点、关键点,就是要在区域发展上快于、好于、优于、强于其他地区,更好服务带动其他地区发展。
湖北的“支点建设”以2030年和2035年为时间节点,分“两步走”,明确提出“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打造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目光转向西部,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推进大会”召开。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强调,要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具体举措包括,持续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部署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力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企稳回升,扩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影响力吸引力,持续发力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等。
此外,2月5日,安徽召开“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甘肃召开“全省‘三抓三促’行动推进会议”,贵州召开“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会”。
正在全力建设自由贸易港,并将于2025年底实现封关运作的海南聚焦“人才”,召开海南省人才大会。湖南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这是湖南连续第二年将新春第一会聚焦招商引资,省委书记、省长均参加座谈会并讲话。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地的新春第一会聚焦新一年的发展重点,向外界释放了发展的信号和决心,具有“风向标”意义,接下来如何落实,值得期待。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