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对亮晶晶的东西充满好奇,特别喜欢用嘴来“认识”事物,有一类家长不常关注的小物件,如果小朋友不小心接触,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可怕事情。
据报道,1岁男童突然猛烈咳嗽,没想到是误吞了一枚纽扣电池,卡在了食道,造成吞咽困难。手术取出后才发现,这枚电池已经烧焦,险些酿成严重后果。
专家提醒,家长要尤其警惕纽扣电池,它们使用范围较广,尤其是遥控器、电子秤、儿童画板、发光玩具等物品中都有内置的纽扣电池,家长应特别当心。
专家介绍,随着家长安全意识的增长,会有意识地将电池收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但生活中还有很多“隐形”电池,比如小型玩具、儿童画板、车钥匙、遥控器等物品中都藏有电池。这些东西如果封口较松或电池不小心脱落出来,就可能导致孩子误吞,十分危险。
纽扣电池为什么对身体产生伤害?
产生电流:锂电池与唾液起反应,产生电流(电压3伏),从而烧伤食管和主要血管;
在食管敏感组织上产生局部压力:造成粘膜坏死;
泄漏化学物质:电流会与水分发生反应,产生强碱性化学物质。此外,纽扣电池多为锂电池,含有重金属汞、锂,具腐蚀性,容易造成神经毒性及导致组织腐蚀、出血和灼伤。
如何预防发生这种情况呢?
避免购买使用纽扣电池的玩具:家长应尽量避免购买使用纽扣电池的玩具,以防孩子误吞。
如果宝宝玩具含有纽扣电池,可以选择电池槽用螺丝固定的,这样可以避免宝宝扣开电池槽,取出电池。没有螺丝固定的,需用胶带粘牢电池槽。经常检查电池固定是否牢固。
加强监护: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尤其是在孩子玩耍或使用电子产品时。
定期整理房间内物品,及时清理掉不用的废旧纽扣电池
风险提示
由于纽扣电池腐蚀伤可能涉及严重的健康风险,建议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资料来源:济南市儿童医院、鲁中晨报、极目新闻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