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1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基本医保政策迎来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图片

一、扩大医保共济范围:

2025 年起,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进一步扩展,从原来的配偶、父母、子女拓展到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

这意味着个人医保账户中的余额可供全家使用,提高了医保账户使用效率。

同时,共济地域也在逐步扩大,目前已有近10个省份开通了跨省就医实时结算功能,为参保人提供了更便利、灵活的就医选择,使家庭成员在不同地区就医时也能享受医保共济保障。

二、推出参保奖惩机制:

这一变化对连续参保和断保情况设置了奖惩模式。

奖励方面,针对大病保险,连续参加居民医保满4年的群众,从第5 年起每连续参保1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至少提高 1000 元;

当年没有使用医保基金的参保群众,第二年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最低提高1000元,高的地区奖励额度可达三四千元。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奖励额度,但两项激励机制累计提高总额不超过所在统筹地区大病保险原封顶线的20%。

惩罚方面,断保会导致大病保险额度降低,且每断保一年增加等待期一个月。

断缴一次,下次缴费后前三个月不能使用医保;断缴4年或以上,下次缴费后前六个月不能采用多缴费一年的方法减少等待月数。

三、设立固定待遇等待期:

除新生儿等特殊群体外,对非集中征缴期缴费参保人员、断缴人员再参保明确固定和变动待遇等待期规则。

固定待遇等待期为3个月,变动待遇等待期是每多断缴1年增加1个

月,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不予报销。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在生病后突击参保,确保医保制度的公平性,与参保奖惩机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鼓励城乡居民及时参保。

四、放宽参保户籍限制:

医保新规打破了户籍限制,进一步放开放宽在常住地、就业地参加基本医保的户籍限制,特别是针对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无需再返回户籍地,可直接在常住地参保;超大城市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户籍壁垒也被取消,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医保的便利。


图片

五、扩容医保定点范围:

更多村卫生室将被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并实现直接结算,这对农村居民来说是一大利好。

以前很多村卫生室看病不能报销,现在村民有感冒头疼等小病,可在离家更近的村卫生室就医并及时享受医保报销。

2024 年7月11日,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相关通知,指导各地加快将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本次国务院文件再次重申和强化了这一政策,2025 年起,村民在一些普通病症上可在村卫生室解决,无需四处奔波。

这些医保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医保带来的实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