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1月的一天,正在开辟豫西根据地的陈赓正在召开一个紧急会议。
原来,自陈赓率部进入豫西,连续攻城掠地,先后占领了鲁山、方城等8座县城。眼见陈赓在豫西打的轰轰烈烈,远在南京的蒋介石彻底坐不住了,他立即调动李铁军的第五兵团对陈赓进行追击合围,企图把陈赓兵团消灭在豫西。
李铁军本是黄埔一期生,资格老道且用兵谨慎,他开始对陈赓步步紧逼。陈赓当时跑又跑不掉,打又打不过,面对李铁军真的没有一点办法。没辙了,陈赓这才召集大家在南召店临时开会,要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
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老是这么被敌人追着打也不是办法,要不和敌人打一仗,灭灭他的嚣张气焰。”
陈赓说:“要能打早打了,敌人7个旅,全部装备精良,我们才5个旅,根本没有胜算的把握。”
还有的说:“附近就是伏牛山,不如咱们躲到山里去和敌人周旋。”
陈赓说:“去山里也不行,我们的任务是配合大别山和华东的兄弟部队作战,躲在山里怎么能行?”
还有人发牢骚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个李铁军嘴里口口声声把陈司令喊大哥,心里是要把大哥赶尽杀绝。”
那么,李铁军喊陈赓大哥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大家都知道,陈赓是黄埔一期生。在黄埔,他和蒋先云、贺衷寒被合称为“黄埔三杰”。在校期间,陈赓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聪明才干,他善于表达又不失幽默,很受大家的喜欢。后来,不管是国共两党哪个阵营,只要是出身黄埔生,都对陈赓敬重有加。
当然,李铁军也不例外,在学校,李铁军口口声声喊陈赓陈大哥,后来到了战场上,每次提到陈赓的时候,他也不直呼陈赓大名,还是以“大哥”相称。比如:听说自己追击的是陈赓部队,他会问:“这次我们追击的是陈大哥吗?我们离陈大哥的部队还有多远......”等等。虽然战争冷酷,李铁军叫的让人心里热乎乎。
李铁军嘴里喊着陈赓“大哥”,行动上却对陈赓步步紧逼。他知道陈赓善于用兵。为了不被陈赓各个击破,他命令自己的7个旅紧紧地抱团在一起,没有自己的命令谁也不能私自出击,动则全动,不动全停。一点不给陈赓留下各个击破的机会,这就让陈赓拿他没有一点办法。
听完大家的发言,陈赓总结了三点意见:一不能和敌人硬刚。二老是躲也不是办法。三敌人不给路走那就只有另辟蹊径。
顿了顿,这位幽默将军又开起了玩笑,他说:“李铁军不是一直喊我大哥吗,这个大哥不当李铁军会生我气的,那我就坐下来当一回大哥。既然我是大哥,他李铁军就得听大哥的,不能再追着大哥打,我命令李铁军停止追击......”
虽然大家都知道陈赓开的是玩笑,心里全明白,陈赓这是有办法了。
果然过不了多久,敌人不追了。
那么,陈赓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陈铁军不追了呢?真的是李铁军把陈赓当大哥了?
当然不是!
原来,陈赓见李铁军一直追着不放,又听了大家的发言,他忽然心生一计:改被动追击为主动“牵牛”。何为“主动牵牛”呢?就是陈赓派出13、25两个旅5000余人的兵力伪装成主力部队,继续牵着敌人的牛鼻子向前走,陈赓则带领主力部队秘密隐蔽起来开始休整。
就这样,李铁军的7个旅30000人马被陈赓的“伪主力”牵着鼻子进了伏牛山。本来打游击是我军的强项,而李铁军的部队不善于走山路,没过多久,李部就被我军拖得疲惫不堪,完全没有了战斗力。
这时候,李铁军才知道:大哥永远是大哥!他这个小弟不知不觉就上了陈赓这位大哥的当,可是,为时晚矣。
陈赓兵团经过这中间一段时间养精蓄锐,在豫西又开始了拔寨攻城。很快解放了豫西大片的土地。
在我军队伍中,陈赓不但说话幽默,而且足智多谋,善于用兵。
常言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用兵到了陈赓这地步,算是到达了一个全新境界。
说他是一名军事奇才一点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