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努(Bennu)”在2182年与地球相撞的几率为2700分之一,导致全球冬季和干旱。



在2182年9月24日,一颗相对较大的太空岩石有0.037%的几率撞击地球表面。尽管撞击的可能性很小,但“贝努(Bennu)”仍然是我们太阳系中已知的最具潜在危险的小行星之一,我们需要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一项史无前例的研究模拟了“贝努”不太可能造成的影响将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的破坏,导致冬季的突然来临和全球粮食短缺。

韩国的一组研究人员绘制了一些场景,表明地球上的气候和生命将如何受到像贝努这样的中型小行星的影响。研究小组发现,这样的影响会造成持续三到四年的大规模破坏。在研究小组描述的最严重的情况下,数亿吨的尘埃将大大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导致全球气温下降,并影响地球上植物的生长。研究人员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这是第一个模拟小行星撞击后地球气候的研究。

“贝努(Bennu)”是一颗相对较小的近地小行星,每6年左右就会近距离掠过地球一次。科学家们认为,这块太空岩石可能是在大约7亿到20亿年前从一颗更大的富含碳的小行星上分离出来的,并逐渐向地球靠近。这颗小行星是美国宇航局一项历史性任务OSIRIS-REx的目标,该任务于2020年10月获取了贝努的样本,并于2023年9月将其降落在地球上。这次任务使科学家们能够近距离探测这块古老的岩石,揭示出贝努包含了一些生命的关键组成部分。

“贝努”的撞击将是非常具有破坏性的,但地球已经经历过更糟糕的情况。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大约6英里宽(10公里宽)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杀死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部分早期居民。与直径约0.3英里(0.5公里)的“贝努”相比,这颗杀死恐龙的小行星体积巨大。像贝奴这样的中型小行星在太阳系中更为常见。



韩国釜山国立大学IBS气候物理中心(ICCP)主任、该研究的合著者阿克塞尔·蒂默曼(Axel Timmermann)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说:“平均而言,中等大小的小行星大约每10 - 20万年撞击地球一次。”“这意味着我们早期的人类祖先可能经历过一些行星移动事件,这些事件对人类进化甚至我们自己的基因构成都有潜在的影响。”

为了确定157年后“贝努”撞击地球的影响,研究作者模拟了一颗中等大小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理想场景 —— 这里的“理想”是一个统计术语,因为这种场景显然与理想相距甚远。

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这次碰撞将向高层大气注入1亿到4亿吨灰尘,影响全球气候、大气化学、陆地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海洋中的浮游生物。

如果发生类似贝努的小行星碰撞,最具戏剧性的结果将是大量的尘埃笼罩大气层,导致来自太阳的光线变暗。(另一个研究小组对希克苏鲁伯小行星撞击造成恐龙灭绝的后果提出了类似的假设。)

根据这项研究,太阳变暗可能导致全球表面降温高达7华氏度(4摄氏度),降雨量减少15%,臭氧层严重消耗约32%。

“冬季的突然影响将为植物生长提供不利的气候条件,导致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光合作用最初减少20-30%,”ICCP研究员、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戴兰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巨大破坏。”

不过,也不全是坏消息。在海洋表面之下,来自小行星的铁可能会在撞击后进入平流层,并在地球的部分海洋中沉淀,引发前所未有的富含硅酸盐的藻类大量繁殖。根据这项研究,海洋中的浮游生物也会在撞击后大约六个月恢复,而陆地植物则需要两到三年,而且它们的生长速度将比小行星撞击前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蒂默曼说:“我们能够追踪到这种对尘埃中铁浓度的意外反应。”“模拟的过度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繁殖可能是生物圈的福音,可能有助于缓解与陆地生产力长期下降有关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尽管贝努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不大,但研究人员决心将地球的命运牢牢掌握在地球人的手中。美国宇航局于2022年9月成功进行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证明了人类改变小行星轨道的能力,这是证明我们有能力保护地球免受来自太空的岩石闯入者的重要一步。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最近发现的小行星2024 YR4在2032年撞击地球的几率为1.9%(53分之一)。希望最近这个团队的模拟永远不会成为现实 —— 如果不是运气使然,那也要归功于人类在面对共同威胁时的聪明才智和决心。

如果朋友们喜欢,敬请关注“知新了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