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多了,虽然当下在美国新总统特朗普的推动下,有了走向息战和平的迹象,但即使战争就此结束,对于曾号称“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的俄罗斯而言,肯定难言是一个真正和完全的胜利者!
虽然背后有美国和北约的全力支持,但面对明显弱于自己的乌克兰,俄罗斯曾在战争初期,高调宣称“1小时22分钟拿下基辅”,但现在,不仅自我结束战争的主动能力难以展现,且还被乌克兰杀入自己本土的库尔其克至今——事实上,所谓“第二大军事强国”的形象与能力,都已在世人的心目中,降到了历史上最大的冰点之下!
有意思的是,在俄国东方邻居的中国,人们对于俄罗斯此战的预测,却是冰火两重天。
这其中,中国一些有头有脸的所谓专家、学者的预测中,曾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俄罗斯必胜且速胜!甚至有军人出身的中国专家称:几天拿下整个乌克兰,完全取决于俄罗斯人的意愿云云。
像在开战之初,胡锡进曾言:“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大量陈兵,可以说,欧洲一些国家是真的吓尿了……”
当然,也有极个别中国专家却持相反的观点——比如,俄国问题专家冯玉军教授就曾言:俄罗斯此战过后,必然走向衰败……
而在中国的民间舆论场上,一些非军事专家的观点与预测上,却恰恰与这些所谓的“著名专家、网红专家”相左。
比如,被一些人骂作“公知”的音乐人、外号“矮大紧”的学者,就曾在“俄乌战争”发生前,于一段节目中,以一个外行人的身份,如此评点俄国的军事:
其当时是在评论我国周围邻国的军事力量,当言及俄罗斯时,彼时俄乌的事儿,还没闹这么大,“矮大紧”却说:“这事儿迟早要爆发”。
他还称,俄罗斯目前的军队装备,“就是废铜烂铁”,同时,还认为俄罗斯军事的中坚力量,仅有核潜艇、导弹、核武器之类的。
同时,“矮大紧”还称:历史上的俄国,是“尚武但不善战”,而日本与德国,则是“既尚武又善战”。
彼时,中国人大都觉得俄军特别厉害,不少自媒体人——包括张召忠这样的军事专家,都一直在夸俄军装备全球第二呢。
所以,看到这位音乐人如此看贬俄国军事,中国的军迷都很不服气,大骂他的外号“矮大紧”,称其为无知的“公知”。
但现在来看,仍未能结束的“俄乌战争”中,俄国人不仅打得如此难看,且现在还是在二战后,首次被别国打入本土,且到目前为止,竟然无力解决这一丢人现眼的困境,则“矮大紧”所言“俄罗斯尚武不善战”,似乎挺有道理了吧?
虽然一些国人把这个北方邻居夸成“战斗民族”,但显然,并不是“战胜民族”——俄罗斯人历来确实是“喜欢打架”,但几乎可以说,在历史上,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多拿得出手的优良战绩。
基本上,俄国人参与的战争,大多是靠着人多力量大来锤你,而在兵力或者装备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无一例外都是输掉了战争。
比如,当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曾被英法一顿爆锤。俄国与芬兰的战争中,其军队比芬兰整个国家人口还多,结果也是打得也颜面尽失。
还有对日本的战争中,俄国海军在对马海峡战役中,被日本联合舰队一举干掉。而发生在中国的“奉天战役”中,日军以12万人包围20多万俄军,最后打死七万俄军,俘虏五万多人——面对强敌时,俄军的拉胯,也是肉眼可见。
即使是在朝鲜战争时,苏联集团显得极为强大,但面对美国登陆朝鲜后,苏联军队并未敢公开走上前线,而是背后捣鼓中国出兵进行“抗美援朝”。
一方面,这可以看出当时苏联的投机取巧之心,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苏联一直惧怕美国这样的强劲对手,也是不争事实。
像后来的“古巴导弹危机”,苏联的先硬后软,也是一个极好的例证:苏联人最大的特点,显然是欺软怕硬。
但是,苏俄“怕硬”且不说了,可在“欺软”上,它又难占到便宜——像这次的欺负乌克兰,仍然在1000多天后骑虎难下。
还有当年苏联发动的阿富汗战争,现代化的苏军投入了90余万兵力,据悉伤亡六、七万人之多,最终却折戟沉沙,徒留历史笑柄!
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伤亡1700余万,几乎等于英法德伤亡的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更是伤亡了2500万人,而被同盟国军队夹击的战败国——德国,在二战中的伤亡,也才不过800多万人。
由此历史事实可见,非军事专家的“矮大紧”称俄国“尚武不善战”,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吧?
那么,为何“矮大紧”这样的军事圈外人士,都能对俄乌战争做出这样的准确预测,并有如此清醒的认知,而咱们国内那些名头上响当当的专家、学者们,却一个个地被集体打脸呢?
其一,真正的专家学者,显然本应该潜心研究、著书立书。
可像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整天在网络之上发声,充当起网红型的学者——这些人真正的目标和目的,显然是流量,更是流量背后的利益收割!
也就是说,这样的所谓学者专家之水平,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深不可测,甚至有“半瓶子醋”之嫌,且个别自称的“专家、学者”,本就是“假冒伪劣产品”罢了。
其二,一些专家学者看问题的方法,不是实事求是,而是“从立场出发、观点先行”。
当他们将俄国视作我们天然的“友谊无上限伙伴”后,就不管不顾现实情况,只从观点出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必须站位于俄罗斯,所以全部的预测,则会一屁股全坐歪在俄国一方了。
其三,从感情出发,而非理性客观站位。
因为当年中苏曾经有过“蜜月期”,加之中国与当年苏联之间的意识形态相近之“感情”,在很多国人的心中,有着对于苏俄难以割舍的情愫——所以,“从感情出发”,决定自己的观点与立场,也是不少中国人潜移默化的判断依据了。
但现实并非感情、观点与立场的先行所能决定,如果不尊重事实与客观逻辑,就注定会有被打脸的一天。
特别是一些国人,一厢情愿式的“亲俄”,而没有客观看清和辩证的对待俄国的态度,无视“历史性、现实性看问题”的本质,则面对历史上,曾被夺走50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的教训,或许已部分中国人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吧?
黑格尔说过:“中国历史最大特点,就是没有历史,只有一味地重复”——这话或许并不完全对,但似乎仍有一些道理。
比如,有很多中国人选择性的遗忘历史:一说日寇,就会誓死不两立;但一言北方的邻居,甚至有中国人竟然去参与俄国人的海参威阅兵仪式了!
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作为普通的中国人,甚至是一些有影响力的所谓专家,似乎并不能完全看清这一点,这是谁的悲哀呢?
或许,当历史一如黑格尔所言那样再次重复时,到那时,可能连悲哀的机会都没有了吧!【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