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俗称 “石头节” ,也被称为 “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 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原始社会。在那个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代,石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具。无论是用于狩猎的石斧,还是用于耕种的石锄,石头制成的器具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人们对石头充满了敬畏与崇拜之情,渐渐便有了给石头神过生日的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古代,农业是国家的根基,人们的生活与土地、石头息息相关。这一天被视为地日,民间认为是土地的生日,人们祭祀土地公,祈求土地肥沃,庇佑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家人安康。同时,对石头神的祭祀,也表达了人们对劳动工具的敬重,希望借助石头神的力量,让石制工具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为农事服务,保障粮食的丰收。
在民风民俗方面,正月初十的习俗丰富多样。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有趣习俗。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如果石头不落地,就预示着当年会迎来丰收。
很多地方在这一天还有祭石头的习俗,人们会在石磨、石碾、石臼等石头工具上摆放贡品,点香祭拜,期盼新的一年粮食充裕,生活富足。而在饮食上,不少地方有正月初十午餐必食馍饼的习俗,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蒙晋地区则会在这一天吃莜面,以讨好鼠爷,祈求新年交好运;还有许多地方会吃饺子,把饺子捏紧,俗称捏老鼠嘴,意为保护粮食不被老鼠偷吃。
此外,初十还被一些地区视为老鼠娶亲日,人们会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表示祝贺,有些地区晚上则忌点灯、忌说话,以免惊扰了老鼠娶亲。“初十6不动,人旺家更旺”,正月初十,这6样最好别动,莫忘传统。
一、不动土。正月初十被尊称为“地日”,是古人庆祝和感恩大地的日子。由于古时候农业至关重要,土地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紧要,因此,人们认为在这一天进行与土地相关的活动(如种地、盖房等)是对土地之神的不敬。
二、不动石头。正月初十也被戏称为“石头节”,部分地区甚至崇拜石头神,认为这一天是石头神的生辰。因此,人们讲究在这一天不碰石头,以示对石头神的尊敬。此外,原始人都住在山洞里,房子就是用石头垒成的,石头在他们生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出于对石头神的敬畏,人们此日会祭祀石敢当等神灵,祈求平安。
三、不动针线活。在正月初十,古人认为不宜动针线活。这是因为缝纫时用到的针、线、剪子等具有尖锐形状,充满危险性,被视为不吉利的象征。春节时期,人们希望新年一帆风顺、和谐美满,因此最忌讳的就是动尖锐物品。此外,古人还说“正月动了针和剪,口舌是非全难免”,意味着动针线活可能会引发家庭纷争。
四、不打闹。在正月初十,人们应该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行动,避免打闹或争吵。这是因为春节期间已经有了足够的欢乐和放松,家人之间不宜再出现争吵或打闹的情况。通过保持和谐的家庭氛围,人们可以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迎接更多的好运和幸福。
五、不点灯。在部分北方乡村地区,正月初十有不点灯的习俗。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天被认为是老鼠的结婚日,为了避免打扰老鼠,人们约定不点灯。此外,还有说法认为十五是花灯节,人们准备各式花灯,但初十之后不再制作,以免惊扰鼠神毁坏花灯。这些说法都反映了古人对老鼠的敬畏和排斥。
六、不随意迁移或动迁。在正月初十,人们也不建议进行大的搬迁、旅行或动迁等活动。这是因为这一天被视为一个需要保持稳定和安宁的日子,不宜进行过于激烈或动荡的活动。通过保持稳定的生活状态,人们可以为新的一年积累更多的能量和好运。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