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团聚的日子,我们从五湖四海来,回到五湖四海去。

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到甘肃会宁的黄土高原,从巴蜀之地到齐鲁大地,还有上海、宿州和南通等江浙一带的风土人情,家乡的年味有各自的精彩和韵味。

数据显示,蛇年春节假期8天(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3亿人次。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家乡不仅承载着我们的记忆与情感,更是一面反映时代变迁的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全国各地,用镜头记录下首个“非遗版”春节的独特魅力。我们在春运的繁忙、文旅的热潮、电影的盛况中,看到了更多细微而真实的瞬间;我们从小镇的咖啡、餐饮和KTV中,感受到了强劲的消费力;我们从非遗表演的精彩瞬间,领略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非遗与春节的结合,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年味、传承文化的好去处,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春节。

2月5日,正月初八,我们重返工作岗位。期待下一次,再回故乡。

我在云南西双版纳 春节拖家带口: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来西双版纳过个暖冬。”这句话听着让人心动,但我深知春节期间西双版纳和三亚的“威力”——人挤人,吃的、住的都会涨价。但还是经不住家人们的“怂恿”,带着一家五口勇闯西双版纳。

总的来说,好玩是好玩,人也是真的多。无论是走在市中心车水马龙的街头,还是站在排长队的景区门口,大多时候自己周围响起的不是四川话就是东北话。除夕夜晚,站在景洪大金塔寺二楼向下俯瞰星光夜市,人山人海。后来听朋友说,挤进去就立刻想要挤出去,一路上旅客们贴身前行,常常被女游客们头上戴的傣族妆造发钗扎到。

供不应求之下,食宿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我们春节期间定的酒店房间单价超千元,春节假期一过,2月5日价格就降至350元⋯⋯餐饮价格上涨幅度也比较明显,有些景点周围的街边小店拿出了为春节假期量身定制的“新菜单”,大多提升了价格。

2月4日,我注意到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梳理的春节期间市场表现,其中专门提到云南地区,西双版纳、昆明、腾冲、大理等成为热门区域,西双版纳的单房收益较2024年增长了36%。

就算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钱包也可能会发出“警报”,但在很多人心中,旅游这件事,就像心灵的“充电宝”,绝对是割舍不下的“刚需”。世界那么大,必须去看看,再难也无法阻挡那颗奔赴远方的心。


在西双版纳,好玩,但人也是真的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丁舟洋 摄

我在甘肃会宁 返乡人撑起的餐饮、KTV热潮,藏着小县城的新希望

甘肃会宁是中国西北部地区的红色名县,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地方。它的另外一重身份是中国的教育名县,有着“西北状元县”的美誉。曾因地理位置偏远,会宁长期处于国家级贫困县行列。不过,脱贫后的它发展势头迅猛,如今已成功蜕变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与我10年前初次到访相比,现在县城的面积已翻了好几倍,如今这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景象。

我在四川成都出生、长大,每次随家人前往甘肃会宁探亲,都是耳目一新的体验。今年春节,当地中高端餐饮在过节期间“不打烊”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会宁的亲戚还带着我去吃人均150元的火锅,从他们那里得知,近年来,当地中高端餐饮行业发展极为火爆。春节期间,众多返乡的大学生和中青年带来了旺盛的社交需求,使得大年初一、初二大部分中高端餐馆都正常营业。据当地亲戚介绍,前几年多数餐饮店铺都是在初五前后才开门营业,但这两年,随着需求的增长,春节期间开门营业已成为常态。据这家火锅店店长透露,正月初一到初二,每晚的营业额基本在3万元至4万元。

酒足饭饱之时,时针悄然划过晚上9点,大家兴致颇高,想着难得相聚,便提议一起去唱歌。于是一行人来到附近的KTV。踏入其中,便能感受到热闹的氛围。店内的软硬件条件丝毫不逊色于大城市,灯光音效一流,沙发舒适宽敞,酒水、果盘、爆米花等一应俱全。店员称,春节期间几乎天天爆满。

会宁,如今正凭借着旺盛的消费活力,以蓬勃的姿态融入新的消费浪潮中,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它的蜕变与成长。


大年初二,甘肃会宁一家“不打烊”的KTV内景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宇婷 摄

我在四川成都 “非遗”入乐园:一天玩转“上下五千年”

在首个“非遗版”春节,我带着全家老小在成都欢乐谷,一天时间玩转了“上下五千年”。

清晨开园,锣鼓声响,灵动的醒狮踏着铿锵的鼓点率先跃动。游乐园内,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片喜庆祥和。我们穿梭在非遗技艺的海洋中,看到了惊险的“走刀山”:演员赤脚斜走18米长的巨型刀山,还有川剧变脸、鸡蛋上的舞蹈、顶板凳、蒙眼飞斧、杂技爬杆等,让人目不暇接。


成都欢乐谷春节期间篝火晚会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杜蔚 摄

黄昏时分,成都欢乐谷中的花灯被一一点亮,流光溢彩。我们在游玩的欢笑声中,领略到了五米巨型鱼灯等传统非遗项目的魅力。夜幕降临,篝火晚会上,舞狮载歌载舞,非遗火壶、打铁花等惊艳亮相。当绚烂的焰火在夜空中绽放,年味扑面而来,古诗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来到了现实。

“乐园+非遗”,这里不只是一个有刺激游乐项目的主题公园,还是一个充满极致中式美学的民俗大观园,更是一个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的大舞台。让我们在游乐中感受民俗和年味,在欢乐中解锁华夏文明的密码。

我在山东德州 “旧金山”不在加州在德州

“‘旧金山’不在加州在德州。”春节期间,这句话在朋友圈刷屏,我也心血来潮决定前往因电影《唐探1900》拍摄地而爆火的山东乐陵影视城游玩。

截至2月5日17时许,《唐探1900》电影票房23.7亿元,为真实还原影片中1900年旧金山的风貌,剧组用了七个月时间,在山东乐陵影视城搭建出一座“旧金山城”。

前往乐陵的路上,我看到不少来自山东其他省市的车辆,作为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影视城,春节期间,乐陵吸引了周边多个城市的游客。

刚踏入影视城,便得到一本“护照”,用来打卡。进入园区,高度还原的旧金山唐人街扑面而来,有轨电车缓缓行驶,中式招牌琳琅满目,特色小店一家挨着一家,每一处都是电影中的实景。园区内还有很多NPC(游戏中一种角色类型,非玩家角色)扮演邮差、酒馆老板等角色,与游客进行沉浸式互动。乐园中人头攒动,不仅有年轻人,更多的是家庭游玩。尤其在电车、街头等取景打卡地,有很多人排队拍照。

春节期间,影视城还有舞龙舞狮、无人机、烟花表演等,很多人等到晚上就为了这一刻,烟花升空时引起一阵欢呼,非常热闹。


在乐陵搭建出的“旧金山城”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宋美璐 摄

我在上海 和外国人一起过春节

今年春节是我第一次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作为在沪媒体人,因为“新闻人没有休息日”,春节假期总算能放肆地休息了。

春节假期期间,我也在上海转了转,以前听说北京、上海过年的时候,城市会比较空,但留沪过年后,感受不尽如此。要说空,有的地方确实如此。比如腊月二十五,我居住的地方附近就有店铺陆陆续续暂停营业,到了2月5日也还没有开门,想在外面吃饭要多走几百米才能找到营业的餐饮店,加上冬天的寒风,确实有点空。

但到了豫园、外滩等地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年初六(2月3日)晚,“豫园”地铁站离豫园最近的7号口只进不出。到了豫园商城,到处张灯结彩,年味甚浓,人流量不小,但现场维护秩序的工作人员说,已经比前两天少了很多。在外滩,黄浦江边,乌泱泱也全是人,最好的拍照点还要排队。

随着免签范围扩大、入境签证便利化,这两年,入境游一直是热词。在豫园,我偶遇多位外国人。他们有的是留学生,把上海当成第二故乡;有的第一次到中国,他们说自己看到的中国太不一样了⋯⋯作为“沪漂”,我很自豪。


豫园人潮涌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舒冬妮 摄

我在安徽宿州 喝咖啡成小城新“年俗”

在安徽宿州,年味儿随着返乡大军首先在高速路上“集结”,通往这座小城的高速路堵得水泄不通。到了假期,大家拜年讨红包,走亲戚打“掼蛋”,忙得不亦乐乎。

返乡青年带来了那些新年俗呢?喝咖啡。这让连锁咖啡品牌在春节期间热度飙升,瑞幸咖啡之外,奶茶品牌古茗在春节期间发力咖啡产品,我走访了几家店,都说卖得不错。除此之外,打卡当地精品咖啡馆,也成了返乡青年的春节活动。

原本只在周末热闹的精品咖啡馆,假期期间几乎每日客人爆满。与众不同的咖啡特调,店主精选的咖啡豆,以及“大年初一开业不涨价”的宣传,都在吸引返乡青年前去打卡。在小红书上,搜索“宿州精品咖啡馆”,有超56万条笔记。

小城里的精品咖啡馆都在“卷”场景化打造。比如用绿植打造花园,简约的装修风格,搭配适宜的香氛,再加上冰激淋等甜点,年轻人在这里与老友聊天聚会,又能拍照打卡,体验感直接拉满。


小城里的精品咖啡店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紫薇 摄

我在江苏南通 年轻人挤满县城连锁茶饮店:排队1小时,价格低至5元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家乡——江苏南通下属的一座小县城。

大年初三(1月31日),天空中还飘着小雨,一场热闹的新春民俗巡游表演正在进行。这是近30年来这个县城规模最大的一场民俗表演,1200余名演职人员,沿着主要街道,舞狮、打鼓、翻跟斗⋯⋯传统非遗项目穿越时空“活”了起来。“今天的任务是给老妈捧场,广场舞没白跳。”有演职人员的亲属发布微信朋友圈说道。

来自烟花的过年氛围感,也是小县城独有的特色,鞭炮从年头放到了年尾。在距离县城中心不远的景区,一张30元的门票就可以观看一场长达二十分钟的盛大烟花表演,景区外车水马龙。

值得一提的是,在餐饮消费方面,随着下沉市场的不断渗入,小县城也已经聚集了众多连锁餐饮品牌,当地人春节期间的家庭聚会往往更愿意去本土餐馆,返乡的年轻人则更愿意去一些新开的门店尝鲜,这使得一些连锁餐饮门店在大城市十分火爆,在小县城却门可罗雀。但茶饮咖啡连锁品牌在小县城呈现出火爆的态势,多家门店排队时间长达一小时以上,且价格越打越低,有的店铺不到5元即可通过外卖平台点上一杯原价13元的奶茶。


非遗打铁花表演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范芊芊 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