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的塞上老街

作者/孙树恒

今天正月初八,青城最低温度零下二十度,寒风中带着一丝春意,古老的塞上老街披上了节日的盛装,热闹非凡。我与友人相约,一同踏上这条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去寻找那份属于春节的热闹与喜庆。



塞上老街,位于呼和浩特市的旧城区,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街道。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两旁的店铺古色古香,招牌上的字迹斑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街道两旁挂满了红灯笼,将整条老街装扮得喜气洋洋。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糖葫芦和烤红薯的香气,让人瞬间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

我们沿着街道缓缓前行,不时驻足于那些充满特色的店铺前。有售卖传统手工艺品的,如‌特色银饰和文玩‌、现场制作的羊毛毡烫画、‌民族首饰、特产‌,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也有售卖地方小吃的,如羊杂碎、奶茶、烧麦等,让人垂涎欲滴。这些店铺不仅让老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更让游人在品味中感受到了青城的独特魅力。



正当我们沉浸在老街的热闹与繁华中时,突然在一阵锣鼓声由远及近,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七位身着蒙古族服装、头戴白帽的女子,手持红色围巾,翩翩起舞,宛如仙女下凡。她们正是何树根会长带领的旗袍总会的美女,特意游八仙,为老街带来吉祥与幸福。

旗袍总会美女的身姿轻盈,舞步翩翩,她们一边舞蹈,一边向围观的人群致意,送去祝福,引来人们关注的目光,那一刻,老街仿佛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每个人的脸上致意,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跟随着旗袍总会的美女,一路前行。看脑高,赏高跷,领略民间艺术,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们来到了大召广场。此时,一场精彩的高跷队伍表演正在上演。只见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头戴精美的头饰,随着锣鼓喧天和乐器的节奏起舞。她们围绕扮演孙悟空的演员跟前,舞步矫健有力,身姿挺拔如松,灵活穿梭。他们时而翻跟头,时而跳跃,动作娴熟而惊险,引得观众连连叫好。高跷表演不仅展现了演员们精湛的技艺,更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随着热闹的人群,旗袍总会这些能歌能舞,能书能画的美女,不由得跳起了秧歌。她们发自内心的喜悦,翩翩起舞,舞步欢快而有力,节奏明快而富有感染力。围观的人群被这份热情所感染,纷纷加入其中,跟着节奏扭动起来。

在秧歌表演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兴高采烈的身影。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精神矍铄,舞步稳健;有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活泼可爱,充满活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新年的祝福与期待,让这份欢乐与喜庆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一阵阵歌声传递了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二人台真诚质朴,直抵人心,民族歌曲旋律悠扬,歌声婉转,放声歌唱,整个广场呈现热闹与喜庆的氛围,让人久久不愿离去。我们漫步在老街上,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两旁的店铺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小巷里传来了孩子们嬉戏打闹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走在这条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街道上,我不禁感慨万千。塞上老街不仅承载着呼和浩特市的历史与文化,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守望着这座城市与这里的人们。而每年的正月初八,它都会以最热闹、最喜庆的方式祝贺春节,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欢乐与幸福。

此刻的老街,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将这份美好与温馨永远定格在了我们的心中。我们相视一笑,带着这份难忘的回忆,踏上了归途。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