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2月5日是农历蛇年第一个工作日,上海发布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聚焦提升企业感受,推出经营主体可感可及的务实举措。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建设处处长卢爱国介绍,8.0版突出“老大难”问题攻坚突破,聚焦融资、政策服务、监管检查、公平竞争、诉求处理、牟利性职业举报、网络舆论环境、涉企案件办理、拖欠企业账款等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推出一批具体化、突破性任务事项。“去年7.0版共150项改革举措,全部完成;8.0版从数量上变少了,有58项任务举措,更加突出突破性、易读性、可感性。内容不求大而全,绝大部分任务事项来自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力求让企业看得见、感受得到。”卢爱国说。

2024年以来,上海市发改委开展了多项面向基层的调研活动,邀请来自全市20个街镇的书记、主任、镇长等参加座谈,围绕上海街镇营商环境的诸多难点、堵点、痛点展开热议,以“问题为导向”,开诚布公地交流,这些意见和建议也被融入新一轮行动方案中。

上海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处处长于晓琼说,“我们也注意到,企业普遍期望通过提高行政检查质效,减少‘多头查’‘重复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根据8.0版行动方案,在优化涉企监管检查方面,上海从创新监管方式、提升检查质效、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三方面提出了14条举措。其中,“提升检查质效”是今年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重中之重,目的就是要合理减少现场检查。为杜绝随意检查、违法检查,防止重复检查、多头检查,2024年12月30日,上海公布了《关于规范本市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关于在本市涉企行政检查中全面推行“检查码”的实施方案》,全面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8.0方案中提出,对于能够通过视频监控、自动巡查、智能预警等远程方式开展检查且未发现违法行为的情况,原则上不再进行现场检查。

其中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就是对涉企现场检查全面推行应用“检查码”,建立涉企行政检查强制登记制度。也就是说,开展涉企现场检查前,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向全市统一综合执法系统申领“检查码”。行政执法人员在开展现场检查时必须亮码,检查对象可以通过扫检查码核验检查信息、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评价。2025年1月1日起,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始施行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检查必亮码、无码不检查成为常态。

上海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副总队长李锐表示,上海将严格规范异地执法协作。建立法制总队牵头审核工作机制,归口接收异地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协作请求,进一步加强审核把关,严防违规查封、扣押、冻结等问题。同时还要加强涉企执法突出问题治理。组织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将“办案拖沓”“违规查扣冻”等涉企案件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做到发现一个问题、整治一类问题,切实维护涉案企业合法权益。在持续保持对合同诈骗、职务侵占、侵犯商业秘密等传统涉企违法犯罪高压打击态势的基础之上,李锐表示,2025年上海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将突出两个重点:一是依法严惩对企业造谣传谣,二是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是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8年在年初召开全市营商环境大会并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在此前7版行动方案共实施了1101项任务举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