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峨嵋溪涓涓细流

在北峰的群山环抱中

一座干净整洁的革命老区村映入眼帘

走在村道上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

这就是晋安区宦溪镇峨嵋村

给人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峨嵋村以红色文化、芙蓉石文化、传统畲族文化为基底,打造生态优美的田园风光,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图景。



01


传承弘扬古村红色文化

在峨嵋村村部立着一块石碑

颇引人注目

上面赫然刻着

“峨嵋革命老区村”几个大字

“峨嵋村是革命基点村之一,诞生了何海仁、曾利宝等革命烈士。”峨嵋村党支部书记何寿模介绍,烈士们在土地革命中无私无畏,参加了连罗(连江、罗源)游击区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反围剿游击战争,声名远扬。




为了将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2018年以来

在区镇两级的支持下

峨嵋村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村里把革命故事作为学习奋斗的动力,让党员时刻重温烽火岁月的红色记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何寿模说道。




据介绍

峨嵋村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动员村“两委”、全体党员

以及“一懂两爱”

(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村务工作者

以革命先驱为人生榜样、为精神指引

鞭策自己鼓足干劲

强化责任担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02


致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

峨嵋村是宦溪镇最边远的行政村

辖有广阔的土地

森林覆盖率达95%

景观资源尤其丰富

早年,峨嵋村以盛产芙蓉石而火起来,具有深厚的芙蓉石文化底蕴,著名的“芙蓉石之乡”。芙蓉石与“石帝”田黄石,都是寿山石的宝贵品种,以其雍容华贵、细腻脂润,被誉为“石中皇后”




近年来

在大力提倡保护寿山石的政策下

峨嵋村发挥盛产芙蓉石的优势

以现有的芙蓉石为基础

让芙蓉石成为当地特色的工艺品

“从矿产资源开发转型为生态修复保护,禁止新的开采,村里渐渐找到其他产业支撑点,村民们也自觉保护芙蓉石。”村民林义武介绍,他家几代人以芙蓉石为业,他从小耳濡目染,从事芙蓉石加工已数十年,见证了村里产业结构的大转型。




2018年以来

依托撂荒土地利用的计划

峨嵋村将土地实行分片发包

由村委会整合运营

2020年初

峨嵋村委会引进一家生态环境公司

租用撂荒土地约165亩

这也成为盘活当时村里撂荒土地的契机

在何寿模等村干部的推动下,这些土地最终由1家企业和6个种植户承包经营。其中,企业打造了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以农业为主,结合观赏、旅游,打造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结合农户种植水稻、地瓜、西瓜等,解决农民就业的同时,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村集体通过参与管理增加集体收入,实现了三方共赢。




2024年

峨嵋村“千村示范”现代农业试验基地

正式揭牌

引进台湾仙草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03


挖掘展示畲族文化魅力

往村子深处走去

能看到许多畲族的老房子

峨嵋村少数民族专职副主任雷凤杰介绍

峨嵋村有畲族自然村

人口占了全村近三分之一

为有效传承畲族文化,近几年峨嵋村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定期举办畲族文艺演出,吸引越来越多外来游客前来打卡,这不仅提高了畲族文化的知名度,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上一道风景。




不仅如此

宦溪镇还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

以非遗展览、特色产品展示、

文艺表演等形式

共享丰收喜悦

展示农业风采与畲族文化魅力

宦溪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峨嵋村将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继续深挖特色文化资源,携手社会组织等力量,共绘“党建领、村企联、共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交通指南:

峨嵋村位于宦溪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4公里。自驾从桂湖走岭寿线约20分钟可达。


记者 赵铮艳/文 陈暖/摄

部分图片来源于福地宦溪

新媒体编辑 李琼

监制 兰超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

转发分享更多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