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峨嵋溪涓涓细流
在北峰的群山环抱中
一座干净整洁的革命老区村映入眼帘
走在村道上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
这就是晋安区宦溪镇峨嵋村
给人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峨嵋村以红色文化、芙蓉石文化、传统畲族文化为基底,打造生态优美的田园风光,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谱写乡村振兴新图景。
01
传承弘扬古村红色文化
在峨嵋村村部立着一块石碑
颇引人注目
上面赫然刻着
“峨嵋革命老区村”几个大字
“峨嵋村是革命基点村之一,诞生了何海仁、曾利宝等革命烈士。”峨嵋村党支部书记何寿模介绍,烈士们在土地革命中无私无畏,参加了连罗(连江、罗源)游击区的土地革命斗争和反围剿游击战争,声名远扬。
为了将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2018年以来
在区镇两级的支持下
峨嵋村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
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推动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村里把革命故事作为学习奋斗的动力,让党员时刻重温烽火岁月的红色记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何寿模说道。
据介绍
峨嵋村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动员村“两委”、全体党员
以及“一懂两爱”
(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村务工作者
以革命先驱为人生榜样、为精神指引
鞭策自己鼓足干劲
强化责任担当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02
致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
峨嵋村是宦溪镇最边远的行政村
辖有广阔的土地
森林覆盖率达95%
景观资源尤其丰富
早年,峨嵋村以盛产芙蓉石而火起来,具有深厚的芙蓉石文化底蕴,是著名的“芙蓉石之乡”。芙蓉石与“石帝”田黄石,都是寿山石的宝贵品种,以其雍容华贵、细腻脂润,被誉为“石中皇后”。
近年来
在大力提倡保护寿山石的政策下
峨嵋村发挥盛产芙蓉石的优势
以现有的芙蓉石为基础
让芙蓉石成为当地特色的工艺品
“从矿产资源开发转型为生态修复保护,禁止新的开采,村里渐渐找到其他产业支撑点,村民们也自觉保护芙蓉石。”村民林义武介绍,他家几代人以芙蓉石为业,他从小耳濡目染,从事芙蓉石加工已数十年,见证了村里产业结构的大转型。
2018年以来
依托撂荒土地利用的计划
峨嵋村将土地实行分片发包
由村委会整合运营
2020年初
峨嵋村委会引进一家生态环境公司
租用撂荒土地约165亩
这也成为盘活当时村里撂荒土地的契机
在何寿模等村干部的推动下,这些土地最终由1家企业和6个种植户承包经营。其中,企业打造了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以农业为主,结合观赏、旅游,打造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结合农户种植水稻、地瓜、西瓜等,解决农民就业的同时,让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收入,村集体通过参与管理增加集体收入,实现了三方共赢。
2024年
峨嵋村“千村示范”现代农业试验基地
正式揭牌
引进台湾仙草
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03
挖掘展示畲族文化魅力
往村子深处走去
能看到许多畲族的老房子
峨嵋村少数民族专职副主任雷凤杰介绍
峨嵋村有畲族自然村
人口占了全村近三分之一
为有效传承畲族文化,近几年峨嵋村得到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不定期举办畲族文艺演出,吸引越来越多外来游客前来打卡,这不仅提高了畲族文化的知名度,也为乡村文化振兴添上一道风景。
不仅如此
宦溪镇还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活动
以非遗展览、特色产品展示、
文艺表演等形式
共享丰收喜悦
展示农业风采与畲族文化魅力
宦溪镇有关负责人表示,峨嵋村将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继续深挖特色文化资源,携手社会组织等力量,共绘“党建领、村企联、共发展”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交通指南:
峨嵋村位于宦溪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约14公里。自驾从桂湖走岭寿线约20分钟可达。
记者 赵铮艳/文 陈暖/摄
部分图片来源于福地宦溪
新媒体编辑 李琼
监制 兰超 林亦敏
福州晚报新媒体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福州晚报,获取更多资讯
点亮和
转发分享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