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48小时,已经有4个国家和组织顶不住压力,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妥协。首先是巴拿马,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当面要求下,选择不与中国续签“一带一路”。随后是加拿大和墨西哥,他们都答应了特朗普的多项要求,换取美国延期一个月加税。最后是欧盟,虽然特朗普还没有正式加税,但欧盟“外长”卡拉斯已经服软,公开表示“我们需要美国,美国也需要我们”,完全没有“抵抗”的意思。
而从目前的情况看,日本很可能是第5个。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中方曾提出一个非正式建议,那就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可以借着哈尔滨亚冬会开幕式,对中国进行访问。不过,石破茂经过一番考虑后,婉拒了中方的建议,而是决定在2月6日到访美国,与特朗普进行面谈。显然,石破茂担心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会挥向日本,因此想要通过先行访美进行示好,换取美国在贸易等问题上的松口。同时也能看出,即便石破茂多次展现对华善意,但他依然把美国放在外交政策的优先位置。
不过从石破茂的角度看,他先去美国也是迫不得已。一方面,日本作为一个“世界岛”边缘的岛国,也没有在国际重要航线附近,却能一度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应对苏联,向日本、韩国提供技术,并转移产能。而且,美国在日本有大量驻军。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贸易,日本都被美国深度影响。
另一方面,石破茂的首相位置并不稳固。在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石破茂就计划与他会面,但遭到拒绝。在这个时候,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遗孀赴美,与特朗普会晤。随后,特朗普就改变主意,同意与石破茂进行会谈。可以看到,即便安倍遭遇枪击身亡已经2年多,他依然在美日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作为安倍多年的政治对手,石破茂在其死后还面临无形的限制,可见他这个首相很不好做。
当然,石破茂这次去美国,不意味着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戛然而止。因为从石破茂的外交政策看,他希望日本获得更大的战略自主权,这是特朗普给不了的。因此,石破茂需要通过改善对华关系,为日本在中美博弈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且,特朗普连加拿大都加征关税,日本也很难逃过一劫。为了保留最重要的后路,石破茂也必须延续中日关系改善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