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少年维特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刚发了Q4和2024全年财报,业绩不及预期,盘后一度暴跌超过8%。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发布Q4和2024全年财报
直接把2025年的涨幅跌没了,而收盘前曾创207.05美元历史新高。
先说下整体数据情况:
-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2%,达到965亿美元,业务依旧强劲,但略低于预期的966亿美元。
- • Google Services营收同比增长10%,达841亿美元, Google搜索及其他产品和YouTube广告也是略有下降。
- • Google Cloud营收同比增长30%,贡献119.55亿美元,主要由Google Cloud Platform(GCP)核心产品、AI基础设施和生成式AI解决方案的增长推动。这个数字也是低于市场预期121.9亿美元,略显疲软。
唯一亮点算是盈利超出预期,净收入增长28%,每股收益(EPS)为2.15美元,高于预期的2.13美元。
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表示:“我们的业绩展示了我们差异化的全栈AI创新方法的强大优势,也证明了我们核心业务的持续强劲。我们对未来的机会充满信心,为加速发展,我们计划在2025年投资约75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
AI驱动云服务,技术获客难题
首先来看谷歌的云计算表现。Google Cloud业务虽然同比增长了30%接近120亿美元,但是还是低于预期的,而且前面还有亚马逊、微软两位大哥。
谷歌是利用Google Cloud Platform(GCP)核心产品推动,涉及AI基础设施和生成式AI解决方案,属于主流的云计算厂商AI驱动模式。YouTube和Google Cloud在2024年以1100亿美元的年化收入规模收官,云计算和生成式AI也逐渐成为其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谷歌在AI用户层算是明显的短板。大量技术领先优势和分发渠道,但并没有转化为广泛的用户接受度。比如典型的最近OpenAI发布的Deep Research,去年12月Gemini 1.5 Pro就集成了Deep Research 功能,但是关注度不够。
产品节奏上落后OpenAI,面临创新者困境,不想侵蚀其核心的搜索广告业务。即使是最新的模型Gemini 2.0发布,尽管被开发者广泛称赞,却仍被美国大模型上了一课的DeepSeek的光环掩盖。
从2024年年末开始,DeepSeek依然稳居App Store的第一,ChatGPT排名第二,Gemini仅排在第16位。CEO Sundar Pichai给2025年定的目标是年底,让5亿人使用Gemini,估计少不了大规模Push用户,最近美区排行已经挤入前三。
广告业务疲软,竞争与监管压力并存
谷歌的广告收入依然是公司财务表现的主要支柱。第四季度,Google Services的营收增长了10%,达到了841亿美元。
毫无疑问谷歌在全球搜索引擎、YouTube广告以及其他服务上拥有强大市场份额。但与市场预期相比,这一增速略显疲软,这也是导致股价在财报发布后出现暴跌的主要原因下跌。
目前全球经济不稳定,对广告市场的预期本身不稳定,叠加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AI浪潮下Meta、微软等竞争对手虎视眈眈,跨境门槛在降低。
另外,第四季度美元维持强势,对谷歌海外收入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增速放缓。
目前全球监管机构都在加大力度打击科技行业,来自欧盟的压力最大。2024年9月被判滥用垄断力量打击竞争对手,被罚24亿欧元;另外进展中反垄断案件还包括非法滥用Andriod移动操作系统(罚款41.25亿欧元)、以及Adsense广告业务(罚款14.9亿欧元)。
此外,美国司法部此前指控该公司在广告技术行业拥有垄断地位。
而就在昨天,谷歌还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深陷在国内外一系列诉讼和调查之中,头疼。
AI大模型开源or闭源?
这是个向左还是向右的问题,领先重要还是赚钱重要,典型的对比就看Meta和微软。
Meta作为AI领域的开源倡导者,日前刚发的财报中再次强调了开源AI技术的重要性,而且还会继续扩大对AI和AR/VR领域的投入,并推动其AI工具的开源,尤其是在广告产品和社交网络的AI应用方面。尽管Meta的广告收入持续增长,但开源AI的盈利模式仍然较为薄弱,需要在产品商业化方面进一步突破。
而微软,采取的是更加封闭的策略,尤其是在与OpenAI的合作上。微软通过Azure云平台和OpenAI的合作,将生成式AI技术与企业级应用深度整合,快速形成了独特竞争优势。根据2024年财报,微软的Azure云业务和生成式AI服务增长显著,尤其是在企业市场的渗透,推动了其云计算收入的增长。微软的AI战略高度闭源,确保了其产品在企业级市场中的独占性和盈利性。
相比之下,谷歌虽然推出了TensorFlow等开源工具,但在AI产品的推广上仍然偏向封闭策略。Gemini就是一个例子,谷歌希望通过深度集成到搜索引擎和云计算平台中来推广其AI技术,但在消费者端的普及度依然有限。特别是在搜索引擎方面,人气上甚至不如Perplexity。
最近DeepSeek的爆火,有种说法是开源的胜利。包括OpenAI的CEO Sam Altman在最近也表达类似的观点,“在开源方面,我们一直站在历史的错误一边”。
回溯DeepSeep R1发布以来,几家美股AI大模型厂商的股价走势,坚持的开源策略的Meta似乎目前代表了未来AGI的方向。
能否轻装上阵?
展望2025年,谷歌预计全年资本支出约750亿美元。
在本周一,谷歌确认向美国员工推出了自愿离职计划,其中包括负责Android、Chrome、Google Photos 等关键产品的部门,以及 Pixel、Fitbit 和 Nest 等硬件产品线。并特别指出,此优惠不适用于人工智能或搜索等其他部门,典型的一波准备All in AI的架势。
根据公司声明,该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员工自愿离职并获得遣散费,员工多达25000人。不排除有潜在的重大的公司重组,甚至剥离业务,一方面谷歌也是一身反垄断官司,外加特朗普的全面关税生效,面临硬件成本上升风险。
谷歌发言人称,“前面还有这么多重要的工作,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全身心地致力于我们的使命,专注于快速、高效地打造优秀的产品。”
根据彭博预计,2025年全年微软、谷歌、Meta等公司在AI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将达到2742亿美元。
大家都看到AI大模型是个好东西,而且是决定这些科技巨头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座次的源动力。但短期内,如何解决技术创新与市场接受度,平衡资本开支和利润之间的矛盾,是这些巨头共同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