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东济宁,发生了一起令人深感震惊和痛心的公益组织捐款事件。刘女士,一位平凡而又充满爱心的母亲,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偶然看到了一则出自爱心捐赠群的告示,其内容是号召大家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与关怀。



刘女士将此事告知了家中的两个孩子,他们毫不犹豫地表示非常同意参与这个充满善意的活动,并愿意将自己通过辛勤做家务一点点攒下来的零花钱,无私地捐给那些急需帮助的老爷爷、老奶奶们。两个懂事的孩子经过慎重决定,拿出了靠平时做家务积攒下来的 20 元。刘女士被孩子们的善良所感动,她怀着满腔的热情主动和活动发起者进行了联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满怀善意的 20 元捐款却被无情拒收。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竟然是:“没办法记录 10 元钱的捐款,每个人都说抠门,上次团委决定了以后 10 元不再收。”这冷漠且不合理的理由,让刘女士感到无比愤怒。她无法理解,公益的本质难道不是汇聚每一份微小的爱心吗?哪怕只是 1 元钱,也可能给需要的人带来希望。



刘女士怒火中烧,她深知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公益的初衷,立刻向当地的民政局进行了举报。活动组织者在得知刘女士的举报行动后,或许是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当即向刘女士表达歉意,那语气仿佛恳求一般地说道:“过年了和为贵。”

就在刘女士想要息事宁人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也就是她与孩子捐钱的这一公益组织发来的邮件通知:您已经被志愿团体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从正式成员中移除。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刘女士震惊不已。

刘女士对孩子的捐款被拒以及被移除志愿者资格感到无比愤怒。要知道,10 元钱虽然少,但也够一普通老人一天的花销了。而公益组织者这种戴有色眼镜的行为确实让人寒心,他们口口声声说着大爱无疆,现如今看来简直就是个笑话。



而最具讽刺意味的是,当刘女士再次关注这一公益组织时,在其公告里却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目前暂定有 10 位孤寡老人需要慰问压力大,请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一分也是爱,好人一身平安。”这前后矛盾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刘女士立刻与媒体取得了联系,并且再次向当地民政局举报。因为无论捐款多与少,都代表着一番真诚的心意。而此事件中的公益组织显然没有做到尊重每一份爱心,甚至私定捐款额度,这种别有用心的行为早已显露了出来。



网友们也对此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刘女士在恶意捐款是非常错误的,以后要改正错误不要再捐了。”

“韩红收到孩子的10元捐款流泪感谢。不比不知道啊。捐款只捐韩红基金会。切记!切记!”

“国家要严查这些慈善公益捐款中心,这些单位干着没良心的事。”



“事情虽小,但伤害很大。也侧面反映了某些所谓的慈善机构动机可疑。这件事对捐款的小孩的影响可能很深远。”

该事件不仅深深损害了孩子纯真的自尊心和家长对公益组织的信任,也在社会层面上对公益事业造成了不良影响。公益事业本应是传递温暖与关爱的桥梁,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体现。



然而,此次事件却让人们对公益组织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产生了质疑。希望官方能够尽快给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和妥善的处理方法,还公益事业一片纯净的天空,让每一份爱心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珍视。



亲爱的读者,对于刘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捐款,却因为数额小而被拒,还各种羞辱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