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秋 顾潇)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2月5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就召开全市作风建设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会上发布了《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这是该市连续第12年出台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2号文件”,探索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
据介绍,在往年基础上,今年的《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更加强化用户思维、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更加深化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小切口、量化式、可感知的政策举措,进一步疏堵点、解难题、优服务,切实增强全市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文件共三部分、13条政策举措。
在“信用扬州”建设方面将通过推进清欠治理、失信“无感修复”“信易+”场景应用等举措,力争城市信用综合指数年均排名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进入前30;“免证扬州”建设方面将围绕“减证便民”,开展电子证照数据攻坚,推行“刷脸办事”“一码通城”,拓展数字惠民、数字优政、数字智治等十类免证场景;“效率扬州”建设方面将紧扣政务服务、用地保障、项目建设等关键节点,不断精简审批环节、减少跑动次数、提升服务效率,重点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长压缩至50个工作日内。
在提质增效方面,将重点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执法监管“包容审慎”、企业人才“双向奔赴”、普惠金融“增量扩面”、政务服务“数智转型”、市场竞争“公平开放”、经营成本“能低尽低”、中介机构“规范提升”、商事纠纷“多元化解”、问题诉求“兜底解决”。
围绕推动政策举措落地,扬州将重点加强组织实施、评价监测、宣传推介,在全省率先提出建立“无感监测”系统,实现营商环境全过程、全周期可感可及。此外,我们同步印发了任务分解表,排定了季度目标,明确了责任人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有序推进、高效落实。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扬州积极以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扬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也将于今年3月1日施行。“我们将努力给企业家带来信心、给创业者带来动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今年将锚定GDP增长6%、工业开票销售破万亿‘两大目标’,聚焦聚力稳增长、强动能、抓改革、促融合、惠民生、保稳定等重点举措,‘干字当头、只争朝夕、一干到底、干出精彩’,推动扬州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