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应该再继续这项错误的事业了,弟兄们。”
马士弘看着面前的这些军官们,挣扎了半晌之后说出了这句话。
此时的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国民党的部队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些顽固分子决定抗争到底,而还有一些人已经开始带领队伍起义了。
而马士弘就是后者,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的弟弟更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那么马士弘的人生历程究竟是什么样的?他的弟弟又是何许人?
黑暗的时局
在民国时期,因为主义不同而最终无奈分道扬镳的兄弟有很多,马士弘和自己的弟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从小的时候开始马士弘兄弟就一直接受着非常良好的教育,父亲告诉他们,只有读书才能够走上一条康庄大道。
而家庭条件的优渥也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可以接触到更好的教育。
于是从小他们就可以熟读很多的典籍,并且从中提炼出来很多自己的道理。
随着当时黑暗的时局,马士弘逐渐认识到光读书是没用的,必须要亲力亲为的改变当时的情况。
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加上父亲的帮助,很快就考进了黄埔军校学习。
此时的他的人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学校中他一直非常的刻苦,希望能够学成出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然而此时日军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发动了事变,借此开始正式大规模的入侵中国。
他很快就被派往了抗日战场上去,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事情。
丈夫许国也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梦想,参加抗日战争之后他也一直在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但是面对着当时消极的国民党和凶狠的日寇,很多时候他也感到深深地无力。
有很多国民党将士在抗日战争中用血肉之躯阻挡了敌人的入侵,可是国民党政府却对此无动于衷。
在战争中,他始终是处在第一线的位置,尽管国民政府消极,但是他始终是抱着一个敢打硬拼的态度去作战。
在常德会战当中就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时的马士弘还是一名副团长,他收到了一份情报。
有几百名妇女被凶残的日军关押在一个较为隐蔽的寺庙当中。
他立刻向上级报告了这件事,并且表示希望能够带兵将这些妇女救出来。
但是却遭到了上级的反对,在内心衡量一番之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带兵前去救援。
幸运的是,当时在附近驻扎的日军已经撤离了,这才没有造成重大的伤亡。
而这些妇女也都被成功的救了出来,这件事一直到后来他也是心有余悸的。
如果当时的日军埋伏在这里,那么下场是什么样是无法想象的。
这也能看出,他在自己的内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一直坚持的东西。
战火中的兄弟
很快抗日战争就结束了,随之而来的是国民党方面的突然出击,开始对我党发起行动。
被裹挟在其中的马士弘也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此时的他已经开始对国民党感到非常的失望。
一方面是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官员之间的内斗非常的严重,他并不想参与其中。
而且这样思想越来越强烈,很快解放战争就进入了后期,面对着解放军的攻势。
仍旧有一些顽固的份子选择抵抗到底,这样的行为最终只能造成无意义的牺牲。
马士弘显然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于是在深思熟虑之后,他选择了起义。
此时在他手下的那些军官实际上也已经看清楚了国民党的本质,明白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当时在国民党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非常的艰难,然而那些解放区的百姓们却过着幸福的生活。
所以他们决定放下武器,转换阵营毅然决然的加入了我党当中。
而此时他的弟弟马识途早就已经是我当内部一名骨干力量了,从一开始他就选择了一条和哥哥不一样的道路。
在当年上学的时候他就开始接触到共产主义,这对他的人生影响非常大。
他很清楚,只有这样的一种主义才能够解决当前国家存在的问题。
即使哥哥是国民党,他也毫不犹豫的当起了我党的地下人员。
而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一直在弥漫着,这些地下党员也都是刀尖上舔血的生活。
他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认识了自己的爱人,他的爱人也是一名地下党员。
两人一样都对于文学方面有着别样的热情,然而在后来却发生了变故。
他的爱人在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被国民党分子抓获,最终惨遭杀害。
这件事对他的打击非常大,但是丝毫没有动摇革命的信念,他明白革命总是要牺牲的。
在此期间他依旧在为我党做着工作,同时也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
这兄弟二人可以说在当时都是非常的厉害,马识途在潜伏的这些时间里,很多次差点自己也命丧于此。
但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牢记着当时和爱人走到一起时彼此对革命的承诺。
随着解放战争结束之后,兄弟二人又重新回到了一条路上,这倒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毕竟在那个年代中,马士弘识时务的行为挽救了自己,同时也能和自己的兄弟在一起。
这就是在战火中的兄弟,尽管双方一开始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是殊途同归。
参考资料:
马士弘讲述抗战故事:子弹曾擦头而过 解救过500多妇女——2016-05-08 10:36·华西都市报
抗战老兵马士弘辞世 102岁弟弟马识途题挽联记录传奇人生——2016-05-09 06:46·华西都市报
追忆丨革命家、作家、书法家马识途生平回顾——2024-03-29 00:53·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