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闻记者 钟巧 通讯员 张婧涵 谢宇)新春听好戏,喜乐满全城。这个春节,泗洪的戏曲爱好者们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节日“礼物”:由泗洪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泗洪县文化馆、泗洪县京剧协会、泗洪县泗州戏协会、泗洪县黄梅戏协会承办的“焕新喜购·文旅欢喜过大年”2025泗洪春节文旅系列活动——魅力非遗过大年·戏曲新春喜乐汇在该县文化艺术中心小剧场,分别于大年初三、初四、初六上演京剧、泗州戏、黄梅戏专场演出,“戏迷”们齐聚一堂,共同享受戏曲盛宴,在戏韵悠长里品味传统艺术魅力。
《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 李洪湘
《杜鹃山》选段《大火熊熊照亮天》《平原作战》选段《亲人蒙难怒火三千丈》
《花好月圆》
“铿锵,铿锵……”在京剧专场演出的舞台上,灯光聚焦,音乐响起,演员们身着华丽的戏服,迈着优雅的台步,将京剧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李洪湘演绎的《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以悠扬婉转的唱腔、细腻入微的表演,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与内心的寂寞哀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沉浸在这段经典的历史故事之中,感受着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杜鹃山》选段《大火熊熊照亮天》和《平原作战》选段《亲人蒙难怒火三千丈》,高亢激昂的唱腔,将角色的愤怒与豪情展现得恰到好处,令现场观众热血沸腾;李洪湘和臧庆高的京歌《花好月圆》,别具一格的演唱融合了京剧的韵味与现代音乐的元素,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听觉享受;京剧联唱《我家的表叔数不清》《闹工潮》《趁夜晚出奇兵》《甘洒热血写春秋》等经典唱段,熟悉的旋律和精彩的表演,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跟着节奏哼唱起来,现场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张郎休丁香》
《回娘家》选段《后房里走出王桂花》
“好!好!好!唱得太好啦!”莺歌婉转,丝竹悠扬,拉魂牵肠的泗州戏专场让泗洪县新春戏曲喜乐汇而更具韵味。《张郎休丁香》《卖甜瓜》,以及《花园会》选段《高文举下朝来》、《回娘家》选段《后房里走出王桂花》、《贺老太》选段等经典剧目被演绎得生动鲜活,将观众带入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情景之中,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泗州戏传承人李洪湘与徒弟郑松默契配合,带来广受欢迎的《智取威虎山》选段,师徒二人用精湛演技呈现角色的成长与故事,不仅展现泗州戏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艺术的薪火相传。此次参演的演员有李洪湘、张丽华、郑松等深耕泗洪戏曲舞台多年的本土演员,也有崭露头角、朝气蓬勃的青年后辈。整场演出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泗洪地方戏曲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的良好发展态势。
“没想到泗洪竟然有这么多会唱泗州戏的人,而且表演水平都很厉害。”“小时候,我们把泗州戏叫作‘肘鼓子’,每年春节都有班子进村表演,全村老少围在一起观看,时时为演员鼓掌叫好,真是‘年味’十足啊。”“这是泗洪的特色文化,我们爱看,也希望有更多人把它传承下去!”现场观众纷纷表示。
《天仙配》
《夫妻观灯》
悠扬的音乐声响起,演员们身着华丽服饰登场,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细致入微的表演让观众在欣赏黄梅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成为春节期间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黄梅戏专场演出的舞台上,经典戏曲《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唱段将七仙女与董永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婉转悠扬的唱腔让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夫妻观灯》里,生动活泼的表演将民间生活场景鲜活呈现,趣味十足,博得阵阵掌声。
“唱大戏闹新春,热热闹闹才有过年味。”戏曲爱好者孙女士感慨道,“小时候过年,得跟着大人跑老远看戏,现在在家门口欣赏到这么多脍炙人口的戏曲剧目,这久违的‘年味’一下子就回来了。演员们扎实的唱功和娴熟的表演技巧,将戏曲中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过足了戏瘾。”
“过年就该有这样的文化活动,既能感受年味,又能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太精彩了!”年轻观众胡女士是一位戏曲新粉丝,她表示:“我是第一次现场看戏曲表演,之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今天来到现场,真的被深深吸引住了。演员们的表演非常专业,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充满了情感。《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的表演让我感受到了戏曲的浪漫和唯美。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好,让我们年轻人也能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民族的情感。”泗洪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春节期间,泗洪县持续推出了魅力非遗过大年·戏曲新春喜乐汇专场演出,为广大戏迷朋友呈上京剧、泗州戏、黄梅戏等多个剧种的经典唱段,让观众感受不同剧种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家门口就能过足戏瘾,让群众乐享“过大年、看大戏”这一深入人心的传统习俗,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据悉,为了让更多市民能够享受这顿文化大餐,此次“焕新喜购·文旅欢喜过大年”2025泗洪春节文旅系列活动——魅力非遗过大年·戏曲新春喜乐汇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吸引近 700 人现场观看,线上直播观看量达 11万人次,真正把服务民生、文化惠民落到实处,不仅让曲艺节目走进群众视野,让群众感受戏曲独特的魅力,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充分发挥了文化在凝聚人心、涵养民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也为泗洪戏曲文化传承注入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