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下午,江苏省南通市“金蛇献瑞乐通城”新春民俗巡游在南大街商圈热闹启动,活动以欢歌载舞的方式,共庆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作为合作友好城市,为加强文旅交流合作,我市受邀组织安顺地戏方阵参加巡游活动。
巳巳如意
下午2时,随着仪式的启动,热闹欢快的锣鼓声中,表演项目轮番上演,精彩纷呈。南通武术,海安花鼓、腰鼓,如皋木偶、莲湘……12个表演方阵各具特色。在巡游活动中,两个特邀方阵——“潮汕英歌”和“安顺地戏”方阵,为这场民俗盛宴注入了独特的非遗文化魅力。
“咚-锵-咚-锵”,随着一阵锣鼓声,安顺地戏方阵骤然亮相,引起一片欢腾。演员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戏服,头戴精致面具,手持木制刀枪,通过唱、念、做、打,演绎着历史英雄故事。他们的动作矫健有力,唱腔激昂高亢,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奇幻的世界,完美呈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戏剧活化石”的独特魅力。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对安顺地戏方阵报以阵阵掌声和喝彩。
巳巳如意
家国旧梦,河长水悠。六百年前“调北征南”“调北填南"的浩大迁徙,让数十万来自今天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的军民踏上戍边征程、留在黔中大地。并在漫长岁月中与当地各民族水乳交融,形成了“活化石”般的屯堡文化。安顺地戏是屯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安顺地戏方阵表演者之一,安顺地戏省级非遗传承人顾家顺表示,这不仅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宴,更是两地相亲相融的见证。顾家顺说: “希望通过这次互动,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加强两地人民之间的友谊,并以此吸引南通市民走进安顺,走进21℃的城市,体验360度的人生。”
同样作为安顺地戏方阵表演者之一,屯堡服饰传承人胡忠霞深有感触,她说,南通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江南文化底蕴;而安顺屯堡则保存着独特的明代军事移民文化。当屯堡的文化走进江南,是两个城市的文化碰撞。“通过这样的节日文化交流,不仅能让南通的朋友们近距离感受安顺屯堡文化的魅力,也让我们有机会学习和借鉴南通在文化保护和创新方面的经验。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正是增进两地人民情谊、推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途径。”胡忠霞说。
在这次巡游活动中,安顺地戏方阵表演者们纷纷表示,“欢迎贵州老乡”一阵阵的呼喊声,让大家感受到来自南通的温暖和力量,在地戏展演时,无论是南通市民还是外地游客抑或异国友人,无不对屯堡文化表示惊叹,本次南通巡游活动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地戏魅力,让屯堡文化向世界散发耀眼光彩。
江淮黔地三千里,屯堡家国六百年。安顺与南通之间虽远隔千山万水,但一份新年巡游邀请的情谊,让安顺和南通之间骨肉亲缘文化渊源充分展现。巡游中充分展现新时代下两地人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升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两地文化资源要素流动与合作,共同促进两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深度融合发展。
E
N
D
声明
以上信息来源
@安顺日报融媒中心
记者@胡典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