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大年初七,阳光暖暖地洒在平顶山市新华区边庄的村东麦田上,整个村新年氛围还很浓厚。一大早,村支书王军芳来到麦田边,一边和节后陆续出行的村民们打着招呼,一边谋划着新一年田村一体化工作思路。
“嫂子,团拜会上那些发展规划真的能实现吗?我觉得咱们村要想越来越好,还是得壮大产业。”正在家里准备行李的村民崔灿峰看到王军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出门攀谈。
“你这‘返乡后遗症’真严重。”王军芳笑着打趣。
这个春节,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王军芳一刻不停歇。
初一那天,村里460名村民在有序的组织下,拍摄了蛇年新春“全村福”。为了拍好这张照片,王军芳和村“两委”提前半个月通过微信群通知、村组长入户动员等方式筹备“全村福”拍摄活动。
当天,村里三个村民小组小组长一大早就骑着电动车,拎着大喇叭,满村转悠,喊着大家来拍照。第二小组小组长何亚强更是因为过于卖力喊哑了嗓子。
“去年拍照片,我来得晚了,差一点耽误。今年可得早点来。”65岁的村民丁振家早早就来到村文化广场等着拍照。
活动现场,村民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身着新衣,扶老携幼,有序地排列着。快门按下的瞬间,将这温馨的一刻永远定格,也记录下了边庄村大家庭的团聚与欢乐。
连续两年,每年一张的“全家福”,从最初的390人到今年的460人,变化的不仅仅是一组数字,照片也不仅是一张简单的照片,而是边庄全体村民团结一心、和谐美满的生动写照,承载着大家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拍完全家福,紧接着举行了物资发放仪式。村委会前,一桶桶洗衣液整齐摆放,这些物资都是村集体为村民们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在村干部的组织下,村民们依次领取物资,现场秩序井然。
自2009年起,便庄村连续16年为村民发放春节福利。这样的春节“大礼包”,村民并不陌生。村上通过盘活村内闲置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及低效农田,一改村集体经济单一合作经营模式,不断拓展合作经营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70余万元,让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发起来更有“底气”。
在宝丰工作的何丰收激动地说:“每年过年都能收到村里发的东西,心里特别暖和!我再有两年就退休了,到时候我就回到村上,参与家乡建设。”
为了凝聚乡村发展的强大合力,王军芳在拍完“全家福”后又投入到返乡人员“团拜会”的筹备中。
她趁着在外打拼的游子们趁着春节返乡之际,在初五下午组织召开团拜会,通过大家共聚一堂,共叙乡情,为边庄发展出谋划策。
为此,王军芳和驻村第一书记侯松沛精心制作了PPT,详细介绍了过去一年村里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看到家乡的变化这么大,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多,我特别想回来大干一番,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节后已经回程到漯河的村民白建青特意驱车返回参加团拜会,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
边庄村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河南省文明村镇。“合拍‘全村福’、召开‘团拜会’、发放‘大礼包’,这些都是一种形式,传承好村风是根本,谋划产业发展是关键。希望通过把民心凝聚起来,把村民带动起来,大家齐心协力,让边庄村越来越美好!”王军芳说。(来源:平顶山市新华区委宣传部 作者:郑鹤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