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蕞尔小国东瀛开始在东北鲸吞蚕食我国领土,数十万东北军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上百万国土转眼易手。
有人屈膝投降就有人铁骨铮铮,无论任何时间任何事件,总有人甘愿成为非主流,做一位义无反顾的逆行者。马占山及跟随其抗日的将士们,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最美逆行者。
但孤军奋战的马占山最终投降了日本关东军。作为东北军乃至中国军队抗日的一面大旗,马占山的这一举动,崩塌了很多人的信念。今天,咱们来聊一聊马占山降日的整个过程、及其依然被后人铭记的原因。
胡子出身的马占山,于黑龙江面临日本关东军威势之时,连升几级,临危受命,一跃成为省主席,领导黑龙江军民进行了名垂至今的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相信很多人对此已经烂熟于心,咱们也不再赘述,这里仅提两个人。
一位是谢珂。
时任黑龙江省主席叫万福麟,九一八事变时,他正跟着张学良在北平歌舞升平,黑龙江事务都交了儿子万国宾处理。面对日军进攻,黑龙江领导层的反应与其他两省本没有什么不同,但因为有了谢珂,所有的事情都开始发生变化。
他首先给惊慌失措的万国宾出了一个主意,许诺已经成为汉奸的洮辽镇守使张海鹏,让其进入省城担任要职,抵抗日军进攻,并带去了张学良和万福麟的专门电报,任命张海鹏为蒙边督办、代行黑龙江军事。
已经接受日军许诺的黑龙江省主席职位的张海鹏自然看不上这些,却也掉以了轻心,觉得张学良、万福麟、万国宾真是太好骗了。而谢珂也就是借此,让万国宾以洮昂铁路局局长身份,调走了全部列车。没有列车,张海鹏想作为日军马前卒进攻省城,难上加难。直到此时,张海鹏才明白,被耍的,原来是自己。
谢珂的第二个主意是让张学良选派大将主持黑龙江军事。但北平的张学良竟然无将可派,危如累卵之际,谢珂再次建议,在黑龙江省两支劲旅的旅长马占山和苏炳文中选一个。
谢珂知道,抵抗日军侵略才是大局。为了大局,他舍弃了除万国宾外黑龙江省最高军政长官职位,甘愿推荐自己的下级担任自己的上级,并担任其副手。张学良这一次终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选择了马占山。
还有一位徐宝珍。
马占山到任后,召开了战前紧急会议,却遇到了当初谢珂一样的局面。与会文武官员,惊慌失措,进退无据。有人甚至拿着张学良要求避免与日军冲突的电报,要求马占山给张海鹏让位,以尽可能避免惹恼日军。
但马占山不是谢珂,作为从土匪堆里刀头舔血出来的狠人,想要跟他撒泼耍刁,马占山真不惯着,直接站起身来:“马某奉中央令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
马占山非常直白地告诉大家,我是中央红头文件任命的黑龙江省代主席,保家卫国是天职。别说你们,就是张学良来了都不管用。
马占山的卫队团团长徐宝珍,直接拔出手枪:“谁敢再说投降,老子就请他吃花生米!”一句话镇住了所有人,真没人敢再嚷着投降了。
江桥战后,马占山三个字响彻了整个华夏。
全国各地发往黑龙江的贺电贺信络绎不绝,捐献的物资钱款也从全国各地流向东北,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出家人也掺和了进来。四川峨眉山有个和尚,把自己的私房钱全部捐献了出来。彼时,寺庙还没有收门票的习惯,二维码扫香火也还未盛行,和尚的私房钱基本上是从嘴里一口一口省下来的。
此外,上海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还顺势推出了“马占山牌香烟”,一时之间风靡上海,赢得消费者的深度认可,不管会不会抽,一定要买两包“爱一爱国”。一句话,国人精神由此大为振奋,民族自信心得到极大安慰。
当然,结结实实碰了钉子的关东军,也逐渐冷静了下来,收起了九一八事变以来的狂妄,开始研究马占山究竟是何方神圣?出自哪个军校?研究了好大一阵子才明白,这人的出身还不如编筐的李云龙,充其量只是一个丘八。
既如此,关东军的参谋们认为,必须把马占山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否则以后肯定会有更多的“马占山”此起彼伏。于是,时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本庄繁决定再次调集军队,进攻马占山所部。
就在关东军紧张筹划、消灭马占山及其抵抗力量时,马占山也收到了来自蒋介石和张学良的援助,当然主要是声援。二人均致电嘉奖“马占山捍卫省土有功”。其余之外,既没有一分钱,也没有任何一支军队。
此时的马占山已经带领部队退守海伦,从表面上看,他誓要与日军抵抗到底了。按照我们印象中英雄的成长轨迹,他也必须抵抗到底。
但当板垣征四郎提出,日本划黑龙江为自治区,日本在此不驻军、不干涉内政、无领土要求,由马占山继续担任省主席一职,日本仅派顾问协助。马占山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直接同意了。
马占山的操作给日本人都整不会了。鉴于其在江桥的表现,日本人已经做好了无功而返的打算,没想到马占山如此爽快。日本人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马占山有这样的想法,就不在江桥打生打死了,直接谈一下多好。
马占山为何如此?他与谢珂的一段话,也许是最终的答案:“如果我们有了力量,什么时候抗日都不晚。现在锦州不保,张学良看来是永远回不了东北了,我们也应该想想以后怎么办。”
怎么办?于谢珂而言,当然是与日本人血战到底,不彻底打败日本鬼子,决不罢休。但马占山和他想的不一样。马占山飞到沈阳,本庄繁亲自接机,可谓给足了面子。
但对于黑龙江省枕戈待旦、决心抵抗到底的将士们来说,马占山离开海伦降敌,却不啻于晴天霹雳。当汉奸的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你马占山?长久以来支撑大家的精神支柱倒塌了,马占山麾下江桥抗战时的谋臣勇将分崩离析。谢珂黯然离去,徐宝珍不辞而别。
海内外舆论又一次哗然。“马占山牌香烟”彻底烂了大街,好好的一个香烟品牌,转眼间就臭了。捐钱捐物的人们,一个个痛心疾首:我们省吃俭用,捐出来的血汗钱,是让你抗日用的。马占山此举,无疑是把他们当猴耍。甚至有人报上声明,要求马占山退还所捐钱物。
对马占山影响最大的是自己儿子从上海寄来的书信。在信中,其儿子因马占山降了日,打算与其一刀两断,断绝父子关系。看完信的老马,哭了!众叛亲离,名誉扫地,还让日本人时刻管着,马占山决定反水,重聚抗日大旗。
但如何逃脱日本人的控制呢?马占山又显示出了他精明的一面!
首先是贪污。继续担任省主席的马占山没几天就花了八百万,关东军司令部听说黑龙江省花销很大,便派人调查,要马占山讲清楚资金用途。马占山没有明着说“准备拿来当军饷揍你们”,而是找到了机关长林义秀和旅团长铃木美通。
说当了省主席,哪哪都要花钱,刚花了七百多万就有人说三道四,弄得自己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这工作没法干了。这一招直中日本人要害,你不当省主席?那怎么成。不就是花点钱,随便花。林义秀被马占山一通忽悠,赶紧打包票,钱你随便花,不用理会别人的闲言碎语。铃木美通看到林义秀如此,自己只好默认。
其次是自污。林义秀和铃木美通的主要任务,其实就是监视马占山,毕竟江桥抗战的后遗症太大了。但他们突然接到密报:马占山逛妓院去了。林义秀和铃木美通本来还很怀疑,但一调查就放心了。马占山逛的是日本人开的妓院,而且一连好多天都是如此。
其三送礼。日本的军官经过军事教育,已经成为不怕死、为天皇尽忠的工具人,但在收礼这件事上还像个人。马占山趁铃木美通生日之际送了一个超级豪华大礼包,让铃木很是受用,并趁机提出:自己作为一省之长,想到下面去转转,体察民情。铃木高兴之余,放松了警惕,答应了!
最后,营造东风。根据情报,海伦、拜泉的部队似乎有异动,可能要哗变。而这些部队只有马占山能控制,如果日本人不想武力解决,让马占山前去安抚是最好的办法。由于已经提前打好了招呼,马占山很快得到了出巡的机会。
在出走前,马占山已将之前贪污的资金秘密送到了黑河,此时马占山索性将黑龙江省金库搬空——刚收的一千四百万盐税、一千万其他款项,总计两千四百万款项全部提出,用八辆车和三百匹马全部悄悄拉走。
1932年4月2日,马占山率领卫队走出了齐齐哈哈。5天后达到黑河,马占山又一次获得了自由。4月19日,马占山通电全国,又一次举起抗日大旗,表达了自己“反满抗日”的决心。马占山终于迷途知返。
马占山投降过日军,他还算英雄吗?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抵抗外辱,抛头颅洒热血,与他们相比,更多的也许是平凡的人们。他们没有指点江山的豪迈、也没有带领千军万马的能力,他们只是利用自己微弱的力量、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抵抗日军对中国的侵略。他们个体的力量很微弱,却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基础、最重要、力量最大的群体,他们是毫无疑问的英雄!
如果非要进行界定的话,我觉得马占山居于这两个群体之间,他有抛头颅洒热血的血性、也有指挥千军万马的能力,并且利用这些能力,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