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缺乏(被迫、或者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这个生活方式,说到底跟受教育情况、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情况有关。
在过去,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富贵病”,现在或者说未来,商学征医生认为糖尿病是一种打工病”。
对于一个事物的定义,如果没有考虑环境条件的变化,直接沿用过去的判断和经验,无异于刻舟求剑。
我们不妨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传统认知里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
不妨看看过去的富人是怎样的?地主阶级算富人吧,从事生产很少,而穷人要干很多的体力活。这就构成了糖尿病的一个诱因:摄入能量大于消耗能量(主要是从事生产消耗能量太少)。
第二个,过去的富人吃什么?穷人吃什么?你可以问问家里的老人,他们年幼的岁月里,对于精米白面是什么样的记忆,平时主要吃什么?
至于高油高糖的糕点,那绝对是他们小时候记忆里的甜头。平时吃不到,只有过年过节才有得吃。所以,别以为穷人过节只有大鱼大肉,其实更多的是糖果糕点这些平时吃不起舍不得吃的食物。
而富人,是吃得起这些东西的,外加没有营养学的普及,富人也不懂吃这些有啥不好。再加上精米白面、糖果糕点这些食物口感好味道香,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所以,不从事体力劳动+吃得起精米白面,导致过去的糖尿病是一种富人病。
那么再来看现在。
首先还是说生产。穷人还是得干活,不干活没饭吃的道理这是依旧没变的。
只是干的活变了,从过去消耗大能量的体力劳动转变为工业时代的轻体力劳动。
不要说坐办公室的白领,就算电子厂流水线上的工人,也主要以轻体力为主。
除了能量消耗变小以外,还有的变化就是重复性机械性劳动变多、工作时间更不可控(或者说不由自己支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被打破。
电子厂的工人低着头,手上是上一道流水线上的产品,身后的工头会监督他多少时间把这个产品传到下一道流水线。物流公司的搬运工,也是简单地重复蹲下、扛起、往前走、卸货等重复的动作。而且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休息和劳动时间。
工业化的照明,让黑夜不再漆黑,996的办公室白领在电脑前久坐、睡眠时间得不到保证。
总结来说,工业化时代的大部分工作,消耗能量更少了,然后留给身体(细胞)修复的时间更更少了。
而富人有时间可以去娱乐、运动、健身、休闲。去消耗能量去修复细胞。
所以糖尿病的第一个诱因,能量消耗过少,在现代就是转变为 陷于工作的穷人。
说完生产,再说饮食。
饮食比过去更糟糕了!是的,更糟糕!
工业化时代,让加工食品更便宜了,比如蛋糕、饮料、薯片、冰激淋,这些过去吃不起的东西,现在穷人也吃得起了,更不用说精米白面了!
然而吃得起的并不是健康食物,而是这些垃圾食品。
对身体有益的天然食物,比如蛋白质,依旧是穷人消费不起的!穷人的早餐吃大饼油条馒头,嗯滋味好填肚子,但是没营养!因为他们吃不起牛排、牛奶、鱼。
蔬菜,目前还算亲民,但是穷人过于追去口味而忽视营养。他们吃菜是为了下饭。所以喜欢腌菜、咸菜。把一个能吃得起的好东西吃成了坏东西。
目前来看,穷人吃得最多的,依然是碳水,各式各样的碳水,无论大米、面条、馒头等主食,还是蛋糕、饼干、薯片等小零食,抑或是午后的奶茶、可乐,都是各式各样的碳水!
过去吃不起的东西,现在吃得起了,然而却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穷人不会care的,一个因为这些东西便宜、能消费得起;第二个他们普遍缺乏营养学知识,所以吃东西口味优先,很少考虑营养;第三个,穷人的原生家庭都喜欢这些东西,固定成了习惯,更加难改!
那么,该如何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等来预防糖尿病呢?可以关注商学征医生公众号“东方医院商学征”,详细了解一下。
医生简介:商学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内科杂病。尤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神经病变,骨质疏松症,甲状腺疾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