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主任)
2025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广东新春开年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动员全省在新的一年齐心协力推进广东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会上,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广东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报告(2023—2024)》,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东产业“家底”。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产业脊梁”。当前,全球产业竞争围绕高端制造、新兴技术领域展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成为各国抢占未来发展的关键赛道。广东雄厚产业基础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全面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把握全球产业变革的“战略制高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全球产业版图,全球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领域竞争日益激烈。广东在前沿领域创新主体蓬勃发展,重大创新成果,将助力广东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竞争力、实现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转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开创新发展局面的“必然使命”。作为全国经济的龙头,广东是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枢纽,近年来已形成8个超万亿元级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群不断涌现。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提升经济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其助力全国经济结构优化的使命。
产业体系向新图强,发展才能以质取胜。接下来,广东如何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一是,要紧抓先进产业发展,方能锻现代产业之“骨”。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紧抓先进产业,既是对广东制造业优势的再深化,也是对全球供应链格局重塑的主动应对。通过巩固传统产业根基、拓展新兴产业空间,广东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在高端制造赛道上抢占先机。
二是,打造核心科技创新力,育高质量发展之“魂”。要向“高”攀登,建好用好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入实施“广东强芯”、核心软件攻关等重大专项,采取“大兵团”战役式作战模式,让“超级平台”产出“超级成果”,增强广东科技自主可控能力,为我国高端制造业和创新型经济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实践样本。
三是,培育企业主体力量,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之“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群,壮大顶天立地的领军企业,培育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让各具神态的“企业之树”汇聚成生机盎然的“产业之林”,壮大企业主体,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可持续发展“源头活水”。
四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厚植产业发展之“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治理机制,深化信用广东建设,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在全球激烈竞争中对自身吸引力与服务力的不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支撑。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战略研究院研究助理周港隽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