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车的你,肯定会在选车时陷入两难的抉择——既想选一辆好车,又怕买了后“掉价”。
尤其是进入2025年之后,就更害怕这点了。
毕竟,价格战愈演愈烈,而部分车型也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面临退市的风险…
那该怎么办呢?
咨询了一些内行人士,他们表示,不碰这3类汽车就好了,基本可以避免这场“贬值风暴”。
首先,就是别买豪华油车。
说白了,以前买bba(奔驰、宝马、奥迪)还很值钱,但如今的市场环境下,它们却成了“价格跳水王”。
新车都尚且如此,谈二手保值率,无疑是一场笑话。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以奔驰C级为例,之前的起售价还要33.48万,如今终端价已经跌到了20.98万左右。
奥迪、宝马的情况也类似——相对于指导价,8万左右的降幅已经成了常态。
至于二线豪华品牌,那就更惨了。
诸如英菲尼迪、林肯等品牌,已经不是降不降价的问题,而是降价了也卖不动。
终端优惠再大,消费者依然兴趣寥寥,甚至有些4S店库存堆积,品牌在国内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如果说,这只是市场行情的下行,还不至于影响大家买车的决策。
但关键问题是,豪华油车所面临的压力,并不仅仅是市场下行。
而是新能源品牌,正在快速蚕食它们的市场份额。
像问界、蔚来、理想这样的品牌,销量可以说是越卖越火。
以问界为例,其去年销量同比增长率接近100%,而理想更是创下了全年50万辆的销售纪录。
按照这样的增长态势,2025年新能源车全面挑战bba的主导地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参考这样的情形,豪华油车的保值率还能稳固吗?无疑很难!
甚至某种程度上,它们的溢价依旧很高,2025年还要降价。
所以,大家还是谨慎购买!
其次,就是低续航的增程车。
如果说豪华油车的“价格跳水”是市场大趋势,那低续航的增程车,简直是自己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方面,2025年的增程车纯电续航将迎来巨大提升。
像宁德时代就推出了“骁遥”超级增混电池,会将增程车的纯电续航提升到400公里。
相比之下,那些纯电续航只有200公里,甚至更低的老款增程车,无疑会遭遇降维打击。
另一方面,随着续航的提升,增程车也会上800v 技术。
像小鹏汽车就提到,今年底发布的首款增程车型,将会搭载超级鲲鹏体系。
在这套体系下,增程车可以实现1秒充电超过1公里,12分钟即可充至80%。
考虑到这个情况,“短续航”的增程车无疑会快速掉价。
毕竟,你纯电用得没别人爽,充电速度还很慢,拿什么和别人比呢?
更不能忽视的问题还在于,纯电续航越短,电池衰减也会越快。
因为电池有循环寿命的,但增程车的电池小,所以循环寿命会非常短。
这可不是瞎说。
中汽试验场曾做过测试,某款低续航增程车使用4年后,电池健康度就只剩下75%。
要知道,现在的增程车也就200公里的续航,结果使用4年后,还要打七五折。
就这种情况,左边是革命性的车型,右边是快速下降的电池健康度——拿什么去保值呢?
最后,就是没有智驾的新能源车。
放在几年前,有没有智驾,可能还无所谓:
因为大家关注的重点是续航、充电速度、动力。
而智能化只是个锦上添花的功能,很多人觉得“能开就行,智驾可有可无”。
但从2025年开始,没有智驾的新能源车,可以说是真的不能买,未来会大大的贬值。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智能驾驶正在成为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
以前新能源车的卖点是“电动化”,但现在,市场早已卷到了智能化阶段。
智驾能力,已经成了衡量新能源车优劣的关键指标,甚至直接决定了它的保值率。
像最近卖的好的品牌,几乎清一色都是理想、小鹏、问界这些智驾能力领先的品牌。
那些智驾不行的车,销量根本上不去。
另一方面,比亚迪都开始大力投入智驾开发了。
去年1月16日,比亚迪就提到,未来将在智能化领域投入1000亿元,全力推进智驾技术的发展。
按照这个规划,可能到2025年底:小到10来万的新能源车,大到几百万的那种,都有给力的智驾。
而你的车型却没有——你说还能保值吗?
总的来看就是,从2025年开始,买车的逻辑真的变了,最好别瞎出手。
特别是以上这3类汽车,一定要理性购买。
因为搞不好,就会掉到坑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