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倪豫平 编辑|Jaden

经历2024年年末的高增长,汽车行业在2025年开年迎来整体回落。比亚迪单月销售30万辆,与此前屡屡突破50万辆的销售记录有了明显差距;理想汽车以400辆的数量差将新势力榜首的位置让给了小鹏。

乘联会在1月18日初步测算,2025年1月,汽车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75万辆,同比下降14.6%,环比下降33.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2.3%,同比和环比分别上升2.4%、12.1%。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与去年相比,春节假期的提前使得1月份的有效工作日减少,叠加假期返乡潮,购车需求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是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在去年底终止,加剧了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购车需求进一步放缓。

面对补贴退坡后的销量转弱,车企们也将价格战延续到新的一年中。元旦当天,乐道率先宣布,对1月、2月开票购车却无法申请置换补贴的用户给予兜底政策;理想、岚图、阿维塔等品牌也纷纷加入置换补贴兜底的大战中,而比亚迪、吉利、深蓝等品牌也以0息金融优惠方案、保险补贴等形式参与市场争夺。

竞争的门槛却进一步拉升,2万辆成为车企进阶的分水岭。2万辆之上,小米、零跑的强势增长,将竞争拖入新赛程;2万辆之下,二线梯队销量起伏不定,感受着市场更多的阴晴圆缺。


竞争进入更深处,市场分层的速度进一步加快了。

01

比亚迪出海创新高,小米生态引爆春节档

凭借427万辆的惊人销量,比亚迪在过去一年位居全球第二。

2025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约32.79万辆,同比增长59.48%;销量约30.05万辆,同比增长49.16%。

分品牌来看,比亚迪的王朝系列、海洋系列仍然是销量主力,1 月销量为278221辆,同比增长50.3%。

腾势参数图片)品牌同比增长29.2%,实现销量11720辆;定位百万级的仰望在1月售出286辆;方程豹售出6219辆,同比增长19.5%。

2025年将是比亚迪产品换代的大年。包括秦PLUS DM-i、比亚迪汉L、腾势N9等多款重磅车型将陆续投放市场,延续比亚迪的市场统治力。

插混车型的增长显著加快。1月,比亚迪插电式混动车型的产量增长达到105.3%,为18.69万辆,高于纯电车型的19.73%。

不久前,比亚迪发布了最新的混动技术第五代DM-i双模混动系统,将油耗续航拉入“2”字头的时代,推动汽车市场油转电。王传福在发布会现场激情宣布,“全球插混已经进入中国时刻!”

海外市场中,随着比亚迪滚装运输船陆续交付和海外市场的加速布局,1月的海外销量达到66336辆,同比大涨83.4%,成为比亚迪内部增长最快的部分。

鸿蒙智行累计交出34987辆。其中,问界M9累计交出12483辆,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榜首;问界新M7累计交付8443辆;智界R7交付11420辆,新智界S7累计交付1088辆,享界S9累计交付643辆。

鸿蒙智行方面表示,2025年鸿蒙智行“四界”将挑战100万辆新高度。

华为赋能的智能驾驶成为鸿蒙智行的金字招牌。根据鸿蒙智行的数据披露,2024年的智驾总里程突破12亿公里,年度智驾里程占比达到33.1%。


2月1日,余承东在微博中为智驾R7增程版做宣传。他写道,从安徽到深圳的1345公里全程使用智能驾驶,用时15小时。而图灵平台的滤震能力也让后备箱的土鸡蛋安然无恙,打赢了“鸡蛋保卫战”。

小米的强势入局搅动了新一年的竞争局面。1月,小米SU7交付量2万辆,这也是单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第四个月。作为一款定位20万元价格带的新能源轿车,小米SU7一经上市就掀起了流量风暴,与价格相近的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等车型形成正面竞争。

1月和2月,小米工厂面向公众开放参观,进一步拉高了品牌热度。有博主爆料称,小米汽车在新年首月新增订单4.1万辆,平均周销量超过了1万辆,增长势头十分恐怖。

不止这些,凭借着互联网思维和小米全生态的构建,小米在手机、汽车和大家电三条战线上同时发力。卢伟冰说,“春节期间,不论是小米手机、汽车,还是家电类产品,销售都非常火爆,这跟往年非常不一样。”

在价格战拳拳到肉的汽车市场中,小米汽车以高调而迅猛的战斗力展现了生态战的强大效果。雷军曾说,“智能和生态是我们最强大的优势。小米SU7 50万以内鲜有对手,我对这辆车很满意。”

今年夏季,小米还将发布大中型SUV小米YU7,起售价约30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2025年,小米全年交付目标30万辆。

02

小鹏超理想,领跑新势力

超过3万辆的小鹏在新年首月重回新势力的榜首。

1月,小鹏汽车交付新车3.03万辆,同比增长268%。前三周中,小鹏汽车的销量持续走高,分别为7000辆,7400辆和9400辆。

去年下半年,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爆款车型的推出,直接拉高了小鹏汽车的交付量。1月的销量中,MONA M03交付超过15000辆,P7+上市两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万辆。

回顾过去的一年,何小鹏形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从小鹏X9到小鹏MONA M03及小鹏P7+,印证了小鹏体系能力的全面蜕变。

在2024年末发布的内部信中,何小鹏说,未来十年是AI的时代,小鹏要成为“全球领先的AI汽车公司”,实现产品、商业、组织与全球化的全方位领先。

同样宣布成为AI公司的还有理想。2025年1月,理想汽车交付2.99万辆新车,同比下滑4%。

最近一次的露面中,李想表示,“汽车将从工业时代的交通工具,进化为 AI 时代的空间机器人。电动化是过渡阶段,而 AI 才是未来竞争的核心。”

他透露,理想投入的大规模研发中,近一半应用于AI。目前,理想汽车已经推出了自研基座大模型Mind GPT 3.0,OTA 7.0的更新中,将AI功能融入车机系统。理想还计划在L3级自动驾驶领域实现突破,打通城市和高速场景的全场景NOA端到端能力。

加大投入智能化的同时,理想还要在新的一年中重新构筑纯电战线。根据规划,理想要在今年发布两款纯电SUV车型,预计最快将在第三季度推出。

进攻纯电市场,理想也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截至2025年1月,理想汽车在全国已投入使用1845座理想超充站,拥有9820个充电桩‌‌。

过去一年中,零跑汽车以凶猛的增长速度引起市场关注。今年1月,零跑延续高增长态势,实现销量25170台,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C系列的热销帮助零跑去年实现销量飞升,连续4个月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以上,12月销量突破4万辆。更高价位的车型热卖,也优化了零跑的产品结构,推动盈利的增长。

早些时候,零跑发布了盈利预告,宣布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达成单季度盈利目标,成为理想、问界之外又一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企业。

1月10日,零跑汽车在第101届比利时布鲁塞尔车展上展出了搭载增程式电动车技术(REEV)的零跑C10增程版车型,并开始接受订单,预计3月将在欧洲市场交付。上个月,新车B10也在黑河进行极寒测试,预计今年一季度开售。

造车新势力中,蔚来被挡在了2万的门槛外。1月,蔚来实现销量13863辆,同比增长37.9%。乐道品牌交付新车5912辆。


元旦当天,蔚来和乐道特率先推出以旧换新补贴限时兜底政策。2月1日,蔚来宣布推出5年0息限时金融优惠政策。2025年2月1日至2月28日期间,用户支付定金购买蔚来,可享5年0息金融方案,首付仅需20%,手续费全免。

李斌在不久前曾提到,“汽车行业已进入资格赛最后阶段,没有体量和经营规模支撑将很难参与后续竞争。” 2025年实现销量翻番,2026年实现公司盈利,是不容有失的工作任务。

今年上半年,蔚来第三品牌萤火虫开启交付,蔚来要在激烈的一年中进入多品牌作战的模式。

03

深蓝迈过2万辆门槛,岚图阿维塔排兵布阵

依靠传统大厂的自主品牌也各有增长。深蓝凭借超过2万辆的战绩成为第二梯队的佼佼者。

1月,深蓝交付新车24575辆,同比增长34%。追求销量的同时,深蓝汽车也大手笔地进行品牌营销。S05、S07、S09在蛇年春晚亮相,新车S09内饰还在春晚中获得首秀。

定位全新大型SUV的深蓝S09,将于2025年上半年发布。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发文称,S09 车型目前配置是锁定了,但是定价没有确定。“成本非常非常高”,价格方面“会全力以赴”。

同为长安旗下的阿维塔科技1月销量实现8826辆,同比增长超25%。去年末,阿维塔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支持阿维塔打造下一代系列车型。


阿维塔 06有望成为新合作模式下的首款车型,计划于 2025 年第二季度上市,定价预计在 20-25 万元区间。

此前,阿维塔11和阿维塔12全系标配乾崑智驾ADS3.0系统,并实现4.0.0版本的OTA升级。

极氪在1月交付了11942辆。2025年,极氪计划推出3款新车,挑战25万台年交付目标。其中,第二款猎装车型极氪007GT将在二季度完成上市。

服务网络建设方面,极氪表示,2025年计划在海外建设100 家销售门店、70 家服务中心,年底三四线城市门店覆盖率将达81%。

并入极氪后的领克表现亮眼,1月销量为30077辆,同比增长7%。其中,新能源家族销量15570辆,同比增长24%。

1月,岚图汽车交付新车8009辆,同比增长14%。不久前,岚图汽车绿色化、高端化、数字化工厂已累计生产高端新能源汽车 17 万辆产值超 500亿元。岚图汽车CEO卢放宣布,2025年,岚图汽车将推出4款以上全新产品或改款车,今年将冲刺年销20万辆目标。


上汽通用五菱的总销量为154000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41,066辆,同比增长132.8%‌。

2025年重开牌局,从新年首月开始。经历过2024年的跌宕起伏与年末的高速增长,新能源市场转冷迎来低位。然而,并不激烈的销量数据背后,是车企们依然高度紧绷的神经。

价格战延续已成为众多车企的共识。自主品牌从技术下放、权益补贴、 价格优惠等各个角度发起进攻。而合资品牌也早已做出应战准备。大众集团贝瑞德表示,价格战在2025年还将加剧,但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做好了准备。“大众汽车集团不会不计代价地追求销量增长。”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在最近发文指出,“很多车企都会推动价格战的进行,新能源车规模爆发式增长,单车批量大幅增大,单车成本明显下降,头部的竞争格局仍未稳定。”

市场竞争节奏加速推进,考验车企的韧性与定力。1月小考之后,主机厂们要更加精准出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