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伟 通讯员 萧萧 陈仕凯

一易春秋,风华正茂;一载耕耘,硕果累累。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是广东省汕尾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之一。2024年,在汕尾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陆河县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于历史与现代的交织中,在文化传承与旅游创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奏响了一曲高质量发展的激昂旋律,让“诗”与“远方”在这片土地上完美交融。

好山好水引客来

近日,记者沿着蜿蜒的沥青道路,走进苏坑村,只见村庄绿色相依,河水清澈环流,小公园内生机勃勃的绿树红花、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红瓦白墙楼房……逐步绘就了村庄美、村民富、乡风好、生态宜居的和美乡村画卷。近年来,苏坑村以红色革命文化、绿美生态为根本,以发展生态旅游业、林果种植业为重点,着力推动“红+绿”融合发展,使该村成为“旅游热土”。2024年11月,该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苏坑村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农特产品质量好等资源大做文章,着力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提高群众经济收入。苏坑村位于上护镇东部,与河口、河田、东坑三镇交界,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境内的鸡公髻嶂、南峰嶂、螺角嶂三大山峰像天然屏障一样环绕苏坑村。近年来,该村组织党员干部大力保护环境,常态化开展植树添绿,宣传绿美生态建设,使全村处处皆是绿美风景,让游客赏心悦目。同时,该村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利,距离上护镇政府15公里、县城约16公里、高速出口6公里,成了外地游客到陆河旅游的优先选择。该村充分发挥土质肥沃的优势,种植优质农产品。该村地形多为丘陵,山地含磷矿土质好,以水稻生产为主。针对实际,大力引导村民发展农业,通过参加培训学习,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种植出一批特色农产品,如今村内特色农产品品类丰富,有青梅、贡柑、沃柑、石斛、百香果、牛大力、菠萝、梨子、柿子等,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购买。目前已有沃柑、贡柑、水稻种植、玉兔农庄、民宿等6家合作社,不断壮大创业队伍。苏坑村还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努力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打造一批独具客家特色的乡村文旅、民宿。如苏坑村村集体参与入股的鸡公髻嶂生态观光园,该园区以原生态为主题,目前面积有100余亩,园区配套项目有餐饮、娱乐、观光玻璃桥、体育运动、亲子果蔬采摘、农耕体验等,园区种植有黄金百香果、美人蕉、台湾凤梨、台湾莲雾、嘉宝果、树莓、车厘子等上百种果蔬,让游客体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该观光园还有最具特色的名贵药材——石斛,经多年种植试验成功,现种植有6个品种。近年来,该观光园多次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陆河文旅”“陆河融媒”等平台大力宣传,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如今,苏坑村域内景区如云,有螺角嶂、嶂顶沃柑种植基地、菜子坑皇帝柑采摘园等景区和种植园,令游客流连忘返。据该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苏坑村将会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扩大建设规模,致力打造一个集生态休闲、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国学文化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观光度假区,成为陆河上护镇继温泉、梯田后的又一张崭新靓丽名片。

苏坑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做好红色文化文章,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该村通过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了解、多方求证,了解到苏坑人民在大革命浪潮中,积极发展农会,参加了海陆丰农民三次武装起义、土地革命、解放战争等,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留下了丰富的红色历史和珍贵的革命遗址。近年来,苏坑村经省、市核定的红色革命遗址有粤赣湘边纵队东一支六团后方医院嶂顶遗址、新口田区苏维埃政府遗址、王汉璋烈士墓。该村依托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教育基地,安排讲解员积极向游客介绍辉煌的红色历史,在村内设置专题宣传栏等,着力讲好“红色故事”,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吸引了一批作家前来采风。同时,通过线上和线下大力宣传红色遗址,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使许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了解该村红色故事,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提高苏坑村红色遗址的知名度。如今,苏坑村逐渐打响了旅游品牌,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乡村文旅融合启新程

2024年11月,陆河县水唇镇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称号。在荣获这一称号之前,水唇镇已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路上硕果累累,先后荣获“省生态宜居示范镇”“省乡村旅游和休闲农村示范镇”“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省旅游风情小镇”“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等称号,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在水唇镇获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荣誉称号的背后,是该镇近年来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积极通过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城乡布局、挖掘文化底蕴和培育文明新风等措施,全力推进文旅融合特色村镇建设行动,走好文旅产业赋能“百千万工程”之路。



水唇镇以锚定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工作部署,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助力乡村农旅产业发展。水唇镇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图、一镇一册”工作要求,抓好谋划,完成绘制全镇16个村(社区)的绿美地图,引导党员群众充分了解种在哪、种什么、种多少、钱哪来、谁负责等方面内容,重点建设绿美庭院、绿美示范园、绿美示范街、主题林等,进一步绿化、美化环境。截至目前,该镇已更新确定绿化片区点位超100处,植树16000棵,为建设绿美水唇添枝加叶。为改变村内垃圾乱堆乱放现象,水唇镇以下社村设立垃圾集中点为例,实行垃圾集中清理机制,率先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专业承运的管理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每村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9个,按照每500个常住人口配置一个以上保洁员的总体要求,配置长效保洁人员4人,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形成“户分类投放、村集中收集、镇统一转运、县集中处理”的长效机制。如今,该镇各村展现出靓丽乡村风貌,每条街道干净整洁,路边店面井然有序,房前屋后种植的红花绿树生机勃勃。

文化底蕴是文旅融合的灵魂。水唇镇积极挖掘文化底蕴,将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中,打造文旅闪光点,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不断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以“梅”为“媒”,水唇镇以螺洞村为辐射点,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和特色亮点,将擦亮陆河螺洞世外梅园AAAA级旅游区与附近的石船岭南客家民俗馆、观天嶂等景点串珠成链,并且以点带面,使游客能够进行“一条龙”观光旅游。同时,通过挖掘客家山歌、木偶戏、楹联长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等文化遗产,让游客大饱眼福;用好特色古村落墩子寨围龙屋、“最美古村落”莲心湖和船型古寨石下坝等客家文化资源,发挥观天嶂红二师纪念碑、莲心湖、大富洋等红色文化优势,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乡村产业与文化的加速提升。

此外,以擂茶节、梅花节和蜜蜂文化节等活动促消费,借助活动平台,弘扬本地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激活镇区发展内驱力。如今,陆河县水唇镇的文旅设施不断完善,螺洞世外梅园景区串联周边的写生基地、野炊基地、古树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大力拓宽旅游空间;梅花博物馆、木偶剧场、怀旧电影院等多元化休闲娱乐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石船客家民俗馆、观天嶂、墩塘生态农业观光园、 高丰莲心湖革命圣地、墩仔寨古村落等观光线路,组合形成半日游、一日游、两日游等线路,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

据水唇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下一步将围绕“全域旅游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全面擦亮“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金字招牌,借助自然风光和集客家文化体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生态服务体系,推动民宿经济、红色旅游经济、客家文化经济和网红经济等方面蓬勃发展。

以“梅”为媒打造“冬养陆河”品牌

时下,陆河梅花盛开。正在举行的陆河梅花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诸多游客前来观赏。

记者来到陆河螺洞世外梅园景区,这里梅树成片,梅树枝上盛开着朵朵白里透黄的梅花,扑鼻的梅花香吸引了许多蝴蝶,眼前的场景如同一幅蝴蝶戏梅图。沿着栈道漫步梅园,一路上不仅有梅花芬芳,还盛开着其他品种红、黄、绿等颜色的花朵相映成趣,鸟儿在林间鸣唱,让这片梅园颇有诗意,络绎不绝的游客或驻足观赏梅花,或拿起手机拍摄梅花。

“陆河县是远近闻名的赏梅胜地,种植青梅面积上万亩,是中国青梅之乡。每年大寒前后,陆河上万亩梅花怒放时,漫山遍野的梅花吸引无数游客来赏梅、咏梅、画梅、摄梅。”陆河县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县举办梅花文化旅游活动由来已久,近年来,当地结合梅花、温泉资源等生态优势,深入挖掘农文旅资源,开展一系列以梅花为主题的文旅、商贸活动,打造‘冬养陆河’品牌。”

举办水唇镇梅花文化主题活动,突出省级非遗项目罗洞木偶、陆河擂茶制作传承基地优势,开设木偶剧场演出,邀请汕尾市国家级非遗剧种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进行日夜场定点演出;引进陆河文化咖啡馆入驻,以擂茶咖啡、梅花咖啡等主题咖啡助力梅花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欣赏梅花的同时,深入了解陆河客家非遗文化和自然风情;开展农产品展销活动,集中展销各类陆河优质农产品,让游客在欣赏梅花美景、沉浸非遗魅力时,还便捷选购心仪特产。

以紫花风铃木为主题,新田镇联安村结合当地美食特色,现场设置拍照打卡区域和美食街,吸引众多游客到樱花生态园领略秀美自然风光,切实盘活镇域经济;举办南万镇踏道寻梅徒步活动,让参与人员在徒步中欣赏一树树梅花盛开的美景、感受陆河的文化底蕴;举办螺溪镇农特产品展销活动,开展农产品展销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提高当地农产品知名度。

此外,陆河县东坑镇、上护镇等地也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陆河在梅花盛开时节,开展丰富多彩的梅花文化旅游主题系列活动,让外界更了解陆河的万亩梅园之美、客家文化之美,十分有意义。”来自市城区的梁女士对此次活动之行十分满意。来自深圳的江先生说:“我们过来看到陆河成片的梅花开得娇艳欲滴,实在令人陶醉、不虚此行。同时,看到了陆河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主题活动,既有踏道寻梅徒步活动,提倡健康运动理念,又有非遗等表演,让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活动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

“青山不语花含笑,绿水无声鸟作歌”的生态新景,是陆河文旅发展的一张金牌。“锦绣山川满目春,金山银山日时新”的发展新愿,是陆河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一张时代答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