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明月·山海间迎来一波三折门票收费事件。

1月19日,青岛明月·山海间发布街区收费预公告,自2025年1月22日起(阴历小年)将实行售票管理,意味着一直以来免费的景区正式启动收费。

然而,仅过了不到一周,1月25日,景区再次发布公告,为了让更多的游客能够感受到明月·山海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将继续免费开放,收费时间另行公告。

从开园免票一年半揽客1800万的不错表现,到突然宣布30元门票后的迅速反悔,再到继续免费的尴尬转折,这场跌宕起伏的剧情,体现了青岛明月·山海间运营背后的隐忧。

自2023年开街以来,以国风和山海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文旅街区青岛明月·山海间,成为市民和游客看花灯、欣赏国潮演出的好去处,其更是凭借“免费入园”的策略,成功吸引了不少人打卡。

然而,就在游客们以为这片网红打卡地能继续维持“免费逛”的状态时,景区却宣布收费。

1月19日,青岛明月·山海间发布街区收费预公告,成人30元门票的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轩然大波。虽然景区附赠了“消费抵扣券”作为补偿,但市民游客们似乎并不买账,并在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到了1月25日,反转来了:景区宣布“继续免费”,收费时间另行通知。



事实上,明月山海间的收费迷思,反映了国内许多文旅项目在收费问题上的困境。尤其是类似明月山海间这种仿古街区,它们往往起于单向决策,忽视了市场的现实情况,使得后期政策与民意出现了矛盾

确实园区日常维护、各种设施的更新、演员的薪酬等加起来需要一定的开支,用收门票的方式适当控制客流,筛选出有消费意愿的游客,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游客的游览体验,从而增加景区的收入。

但前提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收费的前提是需要有足够的软硬实力来支撑。

与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相比,青岛明月·山海间存在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规模有限……这些都是硬伤。

更重要的是,景区缺乏核心亮点,所谓的表演、灯光秀等活动并非十分突出,难以吸引游客二次光顾。

而大唐不夜城的成功,靠的是丰富的文化活动和夜经济把人留下来,且完全免费入园。这种模式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提升了西安的城市形象。

相比之下,明月山海间取消免费的决定,明显有些草率。

眼下,景区方面“朝令夕改”暂时取消了收费政策,这固然留下了日后维护等费用支出上的难题。

那么,明月山海间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呢?

一方面,景区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挖掘更深的文化内核。例如可以结合青岛的特色海洋文化,将文化贯穿旅游消费的始终,融入每一个细节,形成有主题性、体验性和社群性特征的场域与情境,并打造沉浸式体验、多元业态融合的“文旅新场景”,令人与自然产生一种隐身感和真切的融入感。

另一方面,想要继续吸引更多游客,还得作出更大的努力,可以通过举办广场剧目、快闪演艺、摄影大赛等特色活动,让市民游客投入其中、融入其中,并做好亮点传播,吸引更多人主动打卡。

而最重要的是,针对市民游客反馈的景区目前存在的一些切实问题,要有落到实处的调整和完善。

要知道,景区收费问题不仅关乎游客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旅游经济的繁荣。即便最终收费,也要努力实现游客满意度与景区发展的平衡,让市民游客觉得“物有所值”,而这也是明月·山海间未来运营成败的关键所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