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银芳

我的故乡坐落在南方的一个小山村,原先这里是个荒无人烟的小山坳。解放前夕,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爷爷奶奶带着我父母亲逃荒要饭到此落户。爷爷会木匠活,一家人用了近一年的时间盖了一座木屋,不久后陆陆续续有十几户人家来到此地,盖起了一排木屋,形成了一个村落。木屋成了我们全家生活、繁衍、创业的栖息地。

我们家的木屋约九十平方米,共有四间一厨,大门正对着村里的主路,厨房在后面与木屋相连,左边搭了一个猪圈,木屋与猪圈中间有几米宽的通道,靠厨房的通道上整齐地码着一排干柴。

我出生时爷爷已年逾古稀,奶奶早已去世。爷爷不仅精通木匠活,还懂武术、草医,会拉二胡,平时少言寡语,岁数大了不爱走动,大多时间都呆在木屋里,只是天气好时会在门前平地上打几套拳。爷爷虽然很少走出木屋,但每天上门找他的人很多,今天有人请他教木工手艺,明天有人请他抓几副草药,有些喜爱武术的年轻人则请他教拳法,晚饭后还有些老人到我家听爷爷拉二胡。爷爷来者不拒,慢慢地我家的木屋成了村里的活动中心。爷爷对家里的事极少过问,也很少训斥晚辈。有一次爷爷突然把家里人叫在一起,郑重地做了一番交代,他说:“共产党是我们家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我们就可能会被饿死,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打仗打死,我们家世世代代都不能忘记共产党的恩情,历代都要报共产党的恩。我年纪大了,不知道哪天归西了,你们要把我的话记下作为家训,一代一代传下去”。接着爷爷又说:“共产党想的都是老百姓的事,村里大多数人和我们家一样从四面八方逃荒过来的,都是穷苦人出生,乡亲们有什么困难你们能帮忙的一定要帮,报答共产党恩情不是嘴上说说,帮乡亲们的忙就是一种报恩”。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爷爷对全家人训话,也是我第一次从感性上认识到共产党和老百姓的关系。从此在我幼小的心里认定了共产党是老百姓的大救星,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共产党的恩情。



怀着感恩报恩的情感,父亲和全生产队的老百姓一起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由于父亲表现出色,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上了生产队长和党小组长。父亲除了夜晚在木屋就寝外,白天都是全身心投入生产队的各项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在县农科所的指导下,生产队劳动能手掌握了水稻密植技术,把种单季稻改为种双季稻,种高秆水稻改为种矮秆水稻,提高了水稻的产量;生产队盖起了生产大队第一所小学,成立了全大队第一个卫生站,办起了小型木材加工厂、竹业加工厂和菌类加工厂;积极响应县里的号召,倾全队之力协同建库大军,在队里一座山涧中建起了集灌溉、发电、饮水为一体的水库。生产队呈现出新农村建设的雏形,被县里评为先进生产队。白天父亲再忙,但每年7月1日他都会利用半天时间,年复一年坚持把党小组的全体党员集中在木屋,对着挂在客厅墙上的党旗进行宣誓,只要我在家都会把我叫到跟前与大家一起宣誓。我小学毕业要上初中的那年暑假,父亲带着我向党旗宣誓完后郑重地说到:“你就要上初中了,要好好读书,多学点文化知识。当年县里想让你爸转为国家干部,后来发现你爸是个文盲就取消了这一打算,你爸就是吃了没有读书的亏,家里再困难也要供你读书,就是希望你将来有文化有出息,更好地为共产党和国家做事,为家里和村里争光”。父亲原则性强,在他眼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生产队规定不能让家禽跑进种有水稻的田里放养,以免损害水稻的生长,但总有一些村民坚持把家禽赶到田里,父亲见后先是劝说这些村民把家禽弄回去,对不听劝告的村民,一气之下用竹竿打翻了他们家在田里的家禽,这些家禽受伤后不久就死了,因此有几家村民埋怨父亲下手太重,父亲知道这些家禽受伤死后也感到十分内疚,于是抓了自家喂养的家禽到集上卖了,把卖家禽的钱送给这些村民做赔偿,如此一来少数村民也消除了怨气,与父亲重归于好。父亲十分善良,与村里的壮劳力一道时常帮村里的“五保户”砍柴、劈柴和犁田。有一次他干完农活快到自家木屋门口时,忽见一只水牛疯了一样追赶另一只水牛,这时几名小学生放学正在路上走着,眼看前面那头牛就要撞上孩子们时,父亲奋不顾身冲上去用双手紧紧抓住水牛的双角,用胸膛抵住水牛的头,在几位壮劳力的帮助下,虽然制服了水牛,但父亲的身体多处受伤,几根手指也被牛角挑断了筋不能弯曲,大家急忙把父亲背进木屋,在家躺了很长时间父亲才能下床。父亲的善良和不顾生命危险救人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全村的人。父亲身体力行履行着向党宣誓时的承诺,履行着爷爷定下的家训,我从父亲的一言一行中加深了对入党誓词的领悟,加深了对家训的理解。



在家里父亲主外母亲主内。母亲每天的活动都是以木屋为中心,在木屋、猪圈、菜地、村里之间穿梭。早晨起来做好早饭后,先把年迈的爷爷伺候好,接着打扫木屋内外的卫生,然后去菜地,回家后忙着喂各种家禽;午饭后就洗起了衣服、磨豆浆米浆、做豆腐、蒸米糕、腌制各种时令菜;晚饭后,为爷爷打洗脚水,待爷爷入寝后,点着煤油灯做一家人的针线活,等父亲和我睡着后,母亲才蹑手蹑脚把煤油灯吹灭,回到房间休息。母亲心灵手巧,做吃的手艺是全村一流的,每天都有邻里乡亲上门请教,母亲都耐心传授。母亲几乎不在外过夜,无论是走亲戚还是进城、赶集,当天都要赶回木屋就寝。父母生了十个小孩只活了我们兄弟俩,生我时母亲缺奶水,生怕我没奶吃又夭折了,就背着我到十里外的村庄找一刚产子不久的妇人,为我讨一口奶吃,好心的妇人愿意当我的奶娘,让母亲待断奶后再来接我回去,母亲下跪向妇人道谢。母亲在奶娘家里呆了一个晚上,听到我一个晚上都没有哭闹,第二天才放心回到了自家的木屋,这是母亲唯一的一次在外留宿。爷爷健在,父母亲忙里忙外,家里的日子还算是过得平安踏实。自母亲生第九个小孩得了严重哮喘病后,整个家庭生活变得十分艰难,每个人心里都是沉甸甸。母亲虽然身体有病,但仍然包揽了大部分的家务活,她白天边气喘边干活,从家里到菜地要走二百米左右的路,挑粪去菜地施肥的路上要歇好几次脚,病情加重后邻里乡亲都会帮母亲把粪桶挑到菜地。晚上是哮喘病患者最难熬的时候,一睡下母亲就咳嗽不止,经常是靠在床上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到天亮。我原先是在母亲的卧室傍摆一个小床就寝的,母亲生病后怕影响我休息,便让我到父亲的房间去住,母亲怕咳嗽会吵全家人睡眠,夜晚就不停地做针线活,等到全家人熟睡了她才上床。有时候母亲太累了,就把我叫到她房间,让我念上一篇课文,帮我加深对课文的熟悉和理解,同时也能为母亲解除一点身心的劳累。每次念课文时,母亲虽然听不太懂,但儿子的朗读声如催眠曲一样,使她能打上好几个盹,待清醒后身体的活力得到一也恢复,母亲就催我去休息,继续做针线活。看到母亲的身体状况,全家都着急,因家庭生活艰辛,没钱买特殊药给母亲治病,只能是靠服用安茶碱打连霉素缓解病情,常年累月为母亲治病,家庭也欠了不少钱,好在邻里乡亲、亲朋好友也没催债。上中学后我也开始为母亲分担起家务活,寒暑假时帮家里砍柴劈柴、挑粪到菜地施肥、为菜地松土除草,“双抢”时也去田里干活,挣一些工分。虽然有些家务活也做不清楚,还要母亲从头再来,但总算是尽了一份儿子的责任。爷爷去世前把母亲叫到床前说:“你到这个家后就没有休息过一天,现在身体又这么差,我们全家愧对你呀”。母亲说:“爸,千万不能这么说,我和弟弟从小失去双亲,是您收养了我们,没有您我姐弟俩只能到处流浪,您让我有了一个家。为了您,为了这个家我当牛做马都可以,这点苦和累我受得了,只是身体不争气。您教育全家要报答共产党的恩情,孩子的父亲是党的人,我做好家务替他分忧,也算是为共产党做了些事。您要求我们要帮助乡亲们,只要乡亲们用的上我的我都会帮忙,现在我身体不好,反而是乡亲门处处帮我们家,真是问心有愧呀。生儿育女、帮助丈夫教育好孩子是每个女人应做的事,希望我的儿子能像他爷爷和父亲那样懂得感恩共产党,长大后为共产党做更多的事”。爷爷听后激动地说:“我们家有你这样的主妇真是三生有幸啊,我哪里是捡了个流浪女,而是拣了一个宝啊”。看到跟着母亲下跪的我,爷爷对我说:“你是长孙,爷爷将不久于人世,你要孝敬父母,牢记家训,按你母亲说的那样,长大后为共产党做更多的事”。我郑重地说:“请爷爷和母亲放心,我一定会做到的”。没过多久爷爷就去世了,全家人心里十分悲痛,但却总感爷爷还威严地生活在木屋最宽敞的那间里,爷爷的家训也时常在家人耳边回响。母亲的哮喘病越来越重,后来发展为肺原性心脏病,经常咳血,母亲以为是得了肺痨病,怕传给父亲和我兄弟俩,吃饭时都是用专筷专碗。上中学后,我每次离家上学,她都是抱着我用下巴顶着我的前额轻轻地来回蹭几下,然后叮嘱我好好读书,注意身体,不要想家,而不是像其他母子分别时那样母亲总是深情的吻着儿子,这还是因为母亲怕把病传给我。高中毕业后第二年我瞒着母亲报名参了军。临出发去部队的头天晚上我才告诉她,母亲病重已卧床不起,她知道这个消息后流着眼泪问我为何不早点告知?过一会儿她擦干泪水说明天就不送我了,嘱咐我在部队好好锻炼,不要惦记她的身体,并交代父亲一定要把我送到县城,最后母亲还交代我出发时要跪拜挂在客厅上爷爷的照片,出大门时跪拜伴我出生长大的木屋,到村口时跪拜送我的乡亲,这三拜是母亲教我不要忘根忘本。我到部队后母亲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每次家里给我回信时都说母亲身体状况如故,让我不要担心。母亲临终前部队正在紧张训练,她反复叮嘱父亲不要告诉我她去世的消息,不要影响我的工作。后来我探亲时才知母亲一年前就仙逝了,临走时她是亲吻着我在部队的照片走上天堂的。母亲用一生的心血诠释了爷爷制定的家训,用生命诠释了母爱的无私伟大。党和军队的教育培养,爷爷和父母亲的言行,使我从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上认识到,为什么要报答党的恩情、怎样报答党的恩情是每位国人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必须终身回答的课题。

母亲去世后,我在部队还未转业,弟弟在外省学艺,只有父亲一人在家,父亲也老了,自上次被牛撞伤后就不能干重活了,村里各家各户轮流请父亲到他们家吃饭,衣服脏了乡亲们抢着洗,每年春节村里都会有人送几套新衣给父亲过年,邀请父亲到家里吃年饭。弟弟回来在县城成了家,我也转业调到省城工作,兄弟俩都要接父亲回城里居住,父亲说他离不开爷爷、母亲,离不开木屋,后来他一直过着吃“百家饭”的生活,直到父亲走不动了才肯到弟弟家居住。母亲生病时欠了邻里乡亲和亲朋好友很多钱,父亲忍痛割爱将木屋卖给了一位乡亲,把卖木屋的钱还清了债务。父亲交出木屋的那天,跪在爷爷的照片前说:“不孝之子把木屋卖掉了,请您老人家在天之灵原谅我,这都是为了还乡亲和亲友的人情啊”。说完就准备摘下挂在墙上的照片带走,只见木屋的新房主走上前说:“老队长,您还是把爷爷的照片挂在上面吧,他老人家是开村鼻祖,相片挂在这里也好让全村人记住老人家的情,记住你们家的家训,你们家的家训早已成了村训,村里人都在依照村训做人做事。再说,我家就四口人,也住不了那么多间房,留一间给您,您回村里也有个落脚之地,心里也有家还在的感觉”。听完这位乡亲的话,父亲老泪纵横地说:“感谢你啊,你使我保存了家还在的感觉了,去了我一块心病”。说完父亲叫弟弟翻拍了几张爷爷的照片带回弟弟的家里。此后,父亲经常回到村里做客,村里的乡亲也经常到县城看望父亲。父亲去世前对我和弟弟说:“我很快要随你们的爷爷、母亲去了,我走了把我的骨灰埋在你们母亲的墓傍,在世时她吃了太多的苦,我到地下后要好好陪她,不再让她吃苦受累。我一辈子没有什么大的功德,就是做了两件事,一件是报答共产党的恩情,与乡亲们一道努力搞好村里建设,另一件就是按照你们爷爷制定的家训教育你们。希望你们和你们的后代把这两件事做得更好”。我万万没想到爷爷制定的家训成了村训,也万万没想到木屋虽卖了,但邻里乡亲的善良大爱使我仍然感到生养我的木屋还在,家的感觉还在。除清明节扫墓时我必回村里外,每年我都会用一些时间去村里看看故乡的变化,看望可亲可敬的邻里乡亲,到从小居住的木屋里感受爷爷和父母亲的深情。

从军队到地方工作,我始终牢记党的教导,牢记爷爷制定的家训,牢记父母的叮嘱,努力为党工作,尽力报答党的恩情,报效祖国,回报乡亲的关爱之情。在党和军人的教育培养下,我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转业地方后调到省直机关工作,担任了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有位好友对我说:“您家风水真好,什么时候让我到您老家看看,沾沾好运吧”。我说:“哪有什么风水啊,要说有风水,善良的长辈就是风水,良好的家风家教就是风水。我家的木屋是解放前夕爷爷手上盖的,算不上老屋老宅,我调到省城不久木屋就卖掉了,我的进步与木屋没有直接关系,但与住在木屋里的人有直接关系。最大的风水是共产党的恩情,共产党是我们一家的大救星,没有共产党,我爷爷和父母亲就可能逃荒要饭饿死,我父亲也可能被国民党抓去当兵打仗打死。没有共产党,老百姓始终过得是饥寒交迫的生活,哪会有什么幸福,更谈不上有什么尊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村里每家人住的都是木屋,我是第一个走出村走出木屋当兵提干的,后来从其它木屋里陆续走出了许多人,成为了一些行业的精英,要说风水,他们家的风水也很好啊,这可能是他们家按照村训做人做事、教育子女所致吧,可谓行善之家必有余庆”。朋友听后恍然大悟:“你说的太对了,共产党的恩情就是最大的风水,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努力为党做事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在行大善,就是在报答党的恩情,行善报恩则自带风水。你爷爷制定的家训正是点破了风水学的真谛啊”。说完后他记下了“家训”,说不仅自己要身体力行,还要以此教育后辈。

故乡的木屋,是爷爷和父母`把善良、勤劳、大爱、感恩这一血脉传承于我的血库;是我成长的摇蓝;是我感受浓浓乡情的场所。故乡的木屋使我逐步弄懂了我从哪里来、来到人世间做什么、将来走了留下什幺这个人生命题。故乡的木屋记录了一个农村家庭三代人平凡生动的生活史、创业史以及无怨无悔的报恩史。

我早已在省城住进了楼房,我深知城里的这套房子是从故乡的木屋迁移来的,没有故乡的木屋的根基就没有高耸在城市空中的这套房子。爷爷、父母虽已先后离世,但在我眼里他们的身影已和故乡的木屋融为一体,对他们的思念都镶嵌在故乡的木屋里。现在我也过了花甲之年,难得回到故乡,只能是经常看着木屋的照片,回忆难忘的亲人及乡亲,回忆自己围绕木屋的一切经历。

在那个年代很多农民住的都是木屋,故乡的木屋仿佛是广大农村千千万万座木屋的宿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