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菜园

应用微生物菌做好土壤改良,精心设计规划了蔬菜瓜果区、粮食作物区、调味香料区、果树区、花卉区5大分区,同时应用低碳生态健康栽培技术,为花山镇村民打造了一个可赏、可食、维护简单、飘香四溢的小菜园。

在广州北部的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瓜果飘香,沉甸甸的枝头彰显着丰收的喜悦。


村民采摘空心菜。

花城村小菜园里生机盎然,五颜六色的瓜果和鲜花交织在一起,“蔬”写着冬日好“丰”景。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被闲置的荒地,长满了杂枝杂草。“以前这里根本没人打理,光草长得就有一人多高。”花城村村民回忆道。根据花都区以加快推进“四小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思路,花山镇、花城村对这片荒地进行精心整合和盘活,并引入广州市园林生态规划设计院按照因地制宜、巧用资源的思路进行整体重新设计和规划,如今郁郁葱葱、挂满累累硕果的小菜园煞是吸睛。

小而美

3亩地种了30多种植物

阳光灿烂,微风不燥。记者从广州市区出发向北驱车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了“岭南绿美第一村”——花城村的小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约莫3亩大小的“绿色海洋”。从茅草屋装饰的栅栏门推门而入,只见小菜园内连片的土地被篱笆精心间隔成一个个或方形或圆形的种植区域,横平竖直,显得整洁有序,美观大方。

放眼望去,紫色的茄子、翠绿的秋葵、绿油油的菜心……各式各样的时令蔬菜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菜园内,村民们正在辛勤地劳动,进行打理果蔬、拔草除虫、采摘瓜果等工作,忙碌的身影在菜园内不断来回穿梭,每当他们挥锄翻土抬起头时,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村民为小菜园菜地翻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姜荷花!作为多年生草本热带球根花卉,它原产于泰国,花色有淡雅的粉色、白色,还有浓郁的红色。每当花开时节,它就会盛放,花朵苞片与荷花的花瓣极为相似,且为姜科,故称姜荷花,也被人们称作长在土里的‘荷花’。”记者在小菜园中间循声望去时,花都区委组织部派驻花城村驻村干部马国需正蹲在一簇花骨朵旁,给身边四五个本地花城小学的学生耐心讲解园内的各种花卉和蔬菜品种。


工作人员为小朋友科普农业知识。


格桑花

每到周末,就是小菜园人气最“火”的时刻,作为远近闻名的新晋网红打卡点,远道而来的人们都会选择来到小菜园踱步拍照,这时候,作为驻村干部,马国需就客串起了临时讲解员,忙得不亦乐乎。

“别看小菜园间隔开的种植区域面积都不大,但是每个区域种植什么品种,都蕴含了满满的‘高科技’。”马国需介绍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在已搭建和规划的区域应用微生物菌做好土壤改良,精心设计规划了蔬菜瓜果区、粮食作物区、调味香料区、果树区、花卉区5大分区,同时应用低碳生态健康栽培技术,为花山镇村民打造了一个可赏、可食、维护简单、飘香四溢的小菜园。

“你可以看到,这里既包含有本地常见的茄子、秋葵、冬瓜食用类蔬菜,也有颜值较高的紫苏、向日葵、姜荷花等植物,数量总共达到30种以上。”马国需说,花山镇、花城村还联合周边中小学校共同开展红色文化、绿美科普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能在种植、打理蔬菜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劳动的快乐。


番薯叶

很有爱

村民共同养育的“乖宝宝”

提及小菜园,就不得不提小菜园所在的花城村。

根脉,是花城村灵魂深处的认同。花都区最早称为花县,在1686年建县之后的近250年里,这里就是花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花城村也因此而得名。曾经的花县县城轮廓,在如今的村里依然清晰可见,旧县衙、古钟楼等村中遗址也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古韵绵长的历史。

红色,是花城村最鲜明的颜色。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起义部队按照总指挥部的指示,战略转移至广州北部的花县县城——花城,也就是今天的花城村,整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花城村是红四师名副其实的诞生地,村里面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整编陈列馆、花山镇革命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

小菜园的出现,让游客徜徉在“绿色海洋”的间隙,更好地通过游览村中的旧县衙、古钟楼、花山镇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整编陈列馆等,“零距离”“触摸”整个村落所蕴含的红色根脉,感受此处岁月的沧桑。

关于小菜园的“发家史”,还有一段不得不提的轶事。虽然这块地在村里一直处于闲置状态,但是当村里真正进行整合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些阻力。“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及时通过登门拜访的方式及时宣传绿美乡村建设的各类好处,很快就转变了村民的态度。看着小菜园越建越好,不少村民在茶余饭后也拿出锄头等工具,在小菜园主动进行除草浇水等维护工作。现在的小菜园就像是村里共同养育的一个‘乖宝宝’,大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呵护它健康成长。”马国需说。


小菜园中的迷迭香。

“小菜园”建设的成功实践,不仅改善了乡村环境,还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下一步,镇、村将携手引导企业认租小菜园的各个小单元,企业员工及其子女可参与认领单元的蔬菜瓜果种植管理并享有收获的蔬菜,既有助提升企业参与绿美建设的获得感,也将为村集体增加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一举两得。

以尺寸“小美”聚合乡村“大美”,不断厚植绿美乡村的生态底色,小菜园的明天,值得期待。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洪敏

复核:龚耀东 吴敏 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百千万工程”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