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放话:若遭暗杀,伊朗将被“消灭”?背后藏着什么?
近日,一则消息在国际政坛掀起惊涛骇浪!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宣称,他已留下指示,一旦自己遭遇暗杀,伊朗这个国家就会被摧毁。此言论一出,瞬间成为全球舆论焦点,引发无数人关注与热议。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层原因和潜在影响?让我们一同深入剖析。
美伊紧张关系的历史溯源
美国与伊朗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绝非一朝一夕形成。早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新政权与美国的关系急剧恶化。此后,美国对伊朗实施了一系列经济制裁,两国关系陷入长期敌对状态。
2015年,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曾给美伊关系带来一丝曙光。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伊制裁。然而,2018年,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宣布退出该协议,并重新恢复对伊朗的严厉制裁,美伊关系再度降至冰点。2020年,美军更是悍然发动空袭,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将领苏莱曼尼,这一事件让两国关系濒临战争边缘,仇恨进一步加深。
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一直声称在追踪伊朗对特朗普和其他政府官员的威胁。去年11月,美国司法部透露,伊朗涉嫌在特朗普今年秋天竞选总统期间暗杀他。一份未公开的刑事起诉书显示,51岁的Farhad Shakeri被控雇佣谋杀罪,据称他受一名伊朗官员指使,专注于暗杀特朗普。虽然伊朗方面坚决否认这些指控,但美伊之间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紧张局势一触即发。
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与微妙态度
此次特朗普宣称已留下对伊“毁灭性”指示,正值他准备签署一项恢复对伊朗“极限施压”政策的行政令。据报道,这份行政令旨在将伊朗的石油出口降至零,并阻止德黑兰获取核武器的计划。特朗普表示,这一行政令将给他所有可能的工具与伊朗政府接触,并称这一行动“对伊朗非常强硬”。
然而,特朗普的态度却又存在着微妙之处。他在强调强硬立场的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与伊朗达成协议,实现和平共处的愿望。他说:“我将签署这项协议,但希望我们不会经常使用它。”他还表示愿意会见伊朗领导人,努力说服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的努力,称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太近了” ,美国有权阻止伊朗向其他国家出售石油。
这种看似矛盾的态度,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政治考量。一方面,特朗普通过强硬的言论和行动,试图向国内的保守派和支持他的选民展示其对伊朗的强硬立场,巩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他也明白,与伊朗的全面战争不符合美国的利益,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既能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又能避免陷入战争泥潭。
国际社会的反应与担忧
特朗普的这番威胁言论,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广泛的担忧和谴责。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纷纷表示,这种极端的言论只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增加战争爆发的风险。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表示,联合国一直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任何可能引发战争的言论和行动都应该被避免。欧盟也发表声明,呼吁美国保持克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与伊朗的分歧,而不是采取威胁和挑衅的手段。
中东地区的国家更是对特朗普的言论感到不安。伊朗周边的国家担心,一旦美伊爆发战争,将给整个中东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导致人道主义危机和经济崩溃。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虽然与伊朗存在分歧,但也不希望看到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纷纷呼吁各方保持冷静,通过对话解决问题。
假设成真: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特朗普真的遭遇暗杀,而美国按照他留下的指示对伊朗发动毁灭性打击,那将是一场全球性的灾难。伊朗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资源,一旦遭受攻击,必然会进行坚决的抵抗。这将引发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中东地区的局势彻底失控。
战争可能会引发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许多依赖中东石油的国家将面临能源危机,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加剧。此外,战争还可能导致大量难民涌入周边国家,引发人道主义危机,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从法律和政治角度看特朗普的指示
从法律角度来看,特朗普留下的这种指示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存在很大疑问。如果特朗普被暗杀,副总统万斯将成为总统,他并不一定会受前任留下的指示约束。而且,美国的政治体制强调权力制衡,发动战争需要经过国会的授权,总统不能单方面决定对一个国家发动毁灭性打击。
从政治角度看,特朗普的这一言论更多是一种政治威慑和姿态。他试图通过这种极端的言论,向伊朗施加压力,同时也向国内选民展示他的强硬形象。但这种做法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被视为虚张声势,反而会削弱美国的国际影响力。
马斯克与特朗普政府的微妙关系
在特朗普发表对伊强硬言论的同时,他与马斯克之间的互动也引发了外界的关注。特朗普指派马斯克管理白宫内部一个名为政府效率部的办公室,马斯克有权访问财政部的系统,以监控联邦支出。
然而,马斯克获得这一权力引发了诸多争议。批评人士称,马斯克经营的特斯拉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企业与美国联邦政府签有合同,还得益于其他政府项目,这一职位对他来说存在利益冲突。对此,特朗普表示,在认为有冲突或问题的地方,不会让马斯克靠近,但他也认可马斯克有一些非常好的想法。
白宫称马斯克是“政府特别雇员”,这一身份或许可避免违反适用于政府正式雇员的利益冲突和财务披露规定。而且马斯克并未领取政府薪水,且遵守法律。但关于马斯克的任期,特朗普并未透露。
未来走向何方?
特朗普的威胁言论和对伊政策,让美伊关系再次站在了悬崖边缘。未来,美伊之间究竟是走向战争还是通过谈判达成和解,充满了不确定性。
国际社会普遍希望美国和伊朗能够保持克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分歧。毕竟,战争只会带来破坏和灾难,而和平谈判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对于特朗普来说,如何在强硬立场和寻求和平之间找到平衡,将是他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于我们普通民众来说,美伊关系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际局势的稳定,也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间接影响。让我们持续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期待最终能迎来和平的曙光。希望各国都能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重,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
【信息来源:财联社、参考消息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路透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