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春早,人勤春更早。
今天是乙巳蛇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佛山大地活力迸发、律动强劲、向新向上,每一刻光阴里都演绎着活力升腾的故事。
从政府到企业,从车间到田间,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人们铆足干劲投入新一年的奋斗中,齐齐奏响发展“春之声”。
这一天,广东省、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相继召开。这也是广东、佛山连续第3年在春节后首个工作日,通过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释放出追风赶月莫停留、凝心聚力加油干的鲜明信号。
将时针拨回一个月前,省委主要领导到佛山调研时,要求佛山在新的一年勃发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的新气象,力促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更好担负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使命。
从空中俯瞰文华公园。/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符诗贺摄
牢记关怀嘱托,砥砺奋进担当。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以二次创业的奋斗姿态“再造一个新佛山”,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
一季度是全年发展的“黄金期”,跑好“第一棒”至关重要。佛山抓早抓前、谋定快动,春节前印发实施20条“硬核”措施,全力以赴夺取一季度经济“开门红”。
只争朝夕,奋力奔跑。这座经济大市,正迎着春光,向新出发,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佛山。
文旅上新:
打响新年经济“当头炮”
祖庙、西樵山、清晖园等景区被“挤爆”;各大商场推出祥瑞舞狮、汉服巡游等年俗活动,带火线下消费;顺德金榜街美食让人垂涎,网友们闻香而来……
春节假期,网络上关于佛山文旅的报道,频繁出现“人流高峰”“创历史新高”等字眼,见证了热腾腾的年味烟火。
游不尽、看不够、买不停、吃不完,佛山这个“年”,可谓是好上加好,“年经济”活力十足。
从种种火热景象来看,佛山的跨区域合作、文旅市场营销让文旅品牌“出圈”更“出彩”,实现文旅“开门红”,打响新年经济“当头炮”。
蘇村锦鲤文化街区受到市民青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观察佛山新春这一波文旅攻势可以发现,文旅消费市场之所以能够火爆,靠的是文旅场景、业态等持续上新。
今年,佛山的文旅业态不断推陈出新,从单纯的“逛吃”到“视听”再到“体验”,新场景日趋丰富。不仅出现了沉浸式旅拍、网红打卡胜地、特色民俗体验等消费新形态,还催生出以国潮、夜游、演艺为代表的新型文化娱乐消费,让游客流连忘返。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的融合发展思路,并提出构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更好把文旅资源转换为发展新优势。
在“文商旅融合”的风口,佛山立足岭南广府文化和文旅资源禀赋,开展“巳巳如意·请到佛山过大年”春节文旅系列活动,实现聚人气、强信心、促消费。
通过文化引领、商业支撑和旅游带动,市民游客在游玩、购物中感受佛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体验层次,拉动消费增长。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让世界共享“年味儿”成为今年佛山文旅市场的突出亮点。
挥春街人头攒动。/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众多外地游客、外国友人满怀热情涌入佛山,打卡体验独具魅力的“岭南年”,拓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表达。
“广东春节必去的宝藏地”“年味超浓的城市”……佛山再一次刷新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注入“活水”。
从各地实践来看,文旅作为长投入、慢回报的产业,想要获得正向回报、持久效益,真正考验的是城市建设的“深厚内功”、人文精神的“博大精深”、创新创造的“奇思妙想”。
春节假期,佛山的“宠粉”实力不言而喻,收获了众多游客对城市风貌和佛山人热情好客的称赞。例如,打造“佛趣游”文旅服务平台,推出多个垂直分类生活地图,联动文旅商家上架优惠福利套餐,一站式满足游客吃喝玩乐购需求,获得近百万次访问。
点击进入“佛趣游”小程序。
佛山文旅“开门红”,不仅让“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文化价值更加彰显,也为新一年佛山高质量发展增添一抹亮色。
产业焕新:
促进新旧动能稳健转换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春节假期,广湛高铁机场段项目建设现场一片繁忙,隧道衬砌浇筑、机场场坪土石方填筑等工作如火如荼开展,全力确保隧道群早日贯通。
建设中的广湛高铁机场段。/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海摄
这个新春,放眼佛山重大项目建设一线,处处春潮涌动。各区抢抓施工建设“黄金期”,推动重大项目“加速跑”,全力冲刺经济“开门红”。
重大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成为近年来佛山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着力点。
过去一年,在佛山经济发展成绩单上,重大项目建设成果可圈可点。佛山543项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05.87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1.3%,全市五区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目标,支撑佛山经济承压前行、稳中有进。
星源材质华南基地航拍。/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锦健、樊继成摄
在这些重大项目中,佛山共推进380个产业工程项目,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有力促进经济向上结构向优。
一边忙着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一边紧锣密鼓开展新一轮大招商行动。这个新春,佛山开足马力跑起来,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
山东鲁文医药大健康、正泰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及华南总部项目、上海爱餐机器人、奥克斯800万套智能家用空调生产基地……开年以来,佛山连签4个重大产业项目,打响了招商“开门红”。
这些新招引的重点产业项目,总投资共约135亿元,既有佛山传统优势产业的固链强链,又有战略性新兴产业延链补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鲁文(佛山)医药大健康项目合作签约仪式现场。/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彭一冲摄
去年,佛山共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50个,签约投资总额1601.65亿元,占第二产业项目签约投资总额53.74%。
“再造一个新佛山”,这个新佛山,首先体现在产业形态更加现代化上。无论招商引资,还是重点项目建设,都围绕着这个目标精准发力。
从佛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在新旧动能持续转换的关键时期,这座制造业大市对传统产业并没有简单地搞退出,而是坚持“两条腿走路”,新老并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运用辩证思维来看待和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正是佛山推动产业焕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当下,佛山已经绘制了路径清晰的“作战图”: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这“三箭齐发”,就是要推动新旧动能共同发力、稳健转换,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纵览佛山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正在“守”中求“变”的产业韧性和进中提质的发展逻辑中,日渐凸显和塑强。
科技创新:
推动企业进阶产业变革
“企业订单多,我们干劲大。”正月初六,位于高明区的高勋集团员工韦海禄和同事们满怀激情投入首日开工中。该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五月中旬,今年的销售目标是增长25%-30%。
设备运转不停工,工人加班忙生产。春节前后,佛山不少企业抢工期、赶订单,铆足干劲奋战“开门红”。
在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区间内,一支支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舞动”着,将一台台成品有序组装下线。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区间。/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靓、张伟科摄
过去两个月,星联精密的订单量都比平峰时期增加30%。为确保订单按时交付,企业采取人员轮休、设备24小时不停歇的生产模式。得益于全流程应用数字化,工人忙中有序。
在广东镁刻智能环境设备有限公司,也是一派火热景象。加工完成的产品被自动化设备装入纸箱、捆上扎带,再由机械臂运至货架,被销往海内外。
作为“最年轻”的顺德民营制造业百强企业,广东镁刻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三年内,公司规模要突破10亿,海外占比要达30%-40%。”公司创始人刘亦辉说。
企业的腰杆硬不硬,产业的地基牢不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从星联精密、广东镁刻身上,可以看到佛山企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走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当前,全市10237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超七成实现了智改数转,综合实力加快提升。
新明珠数字化示范工厂内,全自动机械手正在作业。/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
实际上,对佛山发展来说,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都需要强大科技支撑。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才能在推动企业进阶、产业变革中打好“主动仗”。
今日之佛山,正迎着科技创新的浪潮,向新出发。聚焦服务制造业当家和实体经济,佛山坚持把科技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中试产业,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推动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等平台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新突破……在科技创新中,佛山步步向前、节节攀升,努力把这个“最大变量”转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向新出发,团结一心加油干。相信只要全市上下都积极投身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场壮阔实践中,必定能“再造一个新佛山”,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佛山发布编辑部
封面图:刘锦辉
来源: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编辑:罗乐莹
审校:陈婉萍、刘燕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