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被移出列宁墓
谁也没有想到。已经下葬8年的斯大林竟会遭此横祸,被赫鲁晓夫当众鞭尸之后,相关人员却对此守口如瓶,讳莫如深。
面对如此反常的行径,甚至还有人猜测斯大林被扒光衣服挫骨扬灰。
那么,斯大林迁葬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迁葬呢?
1961年10月革命节前夕的一天夜晚,莫斯科红场突然被大量士兵包围。他们拉起了警戒线,禁止所有人通行。包括克格勃第九局的负责人尼古拉扎哈罗夫将军在内的一众迁葬委员会成员,都聚集在列宁墓前,士兵们开始对坟墓进行挖掘。
此时,斯大林的遗体在列宁墓里只安放了8年。
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遗体被装入水晶棺,安葬在列宁墓中。如今斯大林身着最高统帅服躺在棺中,尽管经过防腐处理,他的脸上还是出现了斑点。
八名军官抬起水晶棺送到了实验室,随后取下水晶棺上透明的罩子,小心翼翼的把斯大林的遗体移入一旁的棺材中,他们取下斯大林的精致勋章,把制服上的金纽扣换成黄铜扣子。
做完这一切,人们合上棺盖,将棺材抬出列宁墓,放到克里姆林宫围墙下为斯大林准备的新墓地。
众人用水泥和胶合板把坟墓填好,并在上面竖起了一块儿白色大理石板。这简单的写道,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1879~1953,与斯大林有关的一切头衔和事迹全被抹去。
斯大林曾说过,我知道我死后,会有人把一大堆的废物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一定会毫不留情的把这堆废物刮走。
如今,他的预言成真了。事情至此,在场的众人只有寥寥两位落下过眼泪,至于情感的真假也无从得知。
纵观斯大林的一生,这位高加索铁人,曾被俄罗斯沙皇七次流放西伯利亚。其次,奇迹逃生。
他是列宁坚定的支持者,参与了十月革命。为了征粮他烧毁农庄,秘密枪决逃兵和前沙俄军官,通过给了“托洛茨基一冰镐”,成了苏联领导人。
又用十年时间确立了统治,他发动了大清洗,也建立了斯大林模式,一手将苏联由国际主义转变为大俄罗斯主义,对于他的争议总是不断。
特别是在他死后急剧加速,最终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在赫鲁晓夫的一次秘密报告中达到了高潮,斯大林被当众鞭尸。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赫鲁晓夫又为何非要清算斯大林呢?
政治因素
斯大林时期高度集权,个人崇拜盛行,赫鲁晓夫上台后,需要打破斯大林的绝对权威,塑造自己的领导形象,为推行自己的政策和改革举措创造空间。
通过批判斯大林,赫鲁晓夫可以向党内和国内表明自己与斯大林模式的不同,显示出自己要带领苏联走向新方向的决心,从而使自己的领导地位更加稳固,让人们将他视为能带来变革和进步的新领袖。
当时斯大林指定的接班人是马林科夫,赫鲁晓夫要想在权力斗争中胜出,需要争取党内更多支持。
清算斯大林、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能赢得那些曾受迫害或对大清洗不满的党员干部的支持,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以此来对抗马林科夫等竞争对手,为自己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并巩固地位奠定基础。
赫鲁晓夫想要对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而斯大林模式在当时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经济发展等。
清算斯大林有助于为他的改革扫除思想和体制上的障碍,使人们更容易接受他提出的新政策和新措施,为其改革创造舆论和思想氛围。
历史遗留问题
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运动造成了大量冤假错案,许多无辜的人被镇压,包括众多党内干部、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这在苏联党内和社会上积累了巨大的不满和冤屈。
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平息民愤,缓解社会和党内因大清洗而产生的紧张和对立情绪,给那些受害者及其家属一个交代,以稳定社会秩序和党内团结。
斯大林模式下的经济政策,如工农业剪刀差等,虽然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但也给农民等群体带来了沉重负担,导致农业发展长期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赫鲁晓夫来自乌克兰,深知农民的疾苦,他对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不满,清算斯大林也是为了能够调整经济政策,改变苏联经济发展的困境。
个人因素
赫鲁晓夫的长子列昂尼德在二战中被俘后投降德军,斯大林下令将其处决,这让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心怀怨恨。
此外,赫鲁晓夫在一些政策建议上曾与斯大林有过冲突,如他曾向斯大林上书希望对乌克兰百姓的政策有所宽松,却遭到斯大林的责骂。
赫鲁晓夫起初对斯大林是狂热崇拜的,但在长期的接触和经历中,他对斯大林的认识逐渐发生变化。
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种种弊端以及斯大林个人专断等问题,思想上从崇拜转向了批判,当他掌握权力后,便将这种批判付诸行动。
国际环境因素
斯大林时期的一些政策和做法在国际上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比如大清洗等事件让国际社会对苏联产生了一些负面看法。
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试图向国际社会展示苏联正在进行自我反思和改革,以改善苏联的国际形象,增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更好地与西方国家进行对抗和竞争。
当时冷战格局已经形成,苏联需要在国际上展现出更加灵活和开放的姿态,以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盟友。
清算斯大林可以被视为苏联在外交政策上进行调整和转变的一个信号,表明苏联愿意根据新的国际形势来调整自身的政策和策略,以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