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蚌埠经开区长淮卫镇东风村的宏利鹌鹑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里,满载鹌鹑蛋的大卡车即将启程,确保“蛋篮子”供应充足,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市场提供坚实的保障。
“过年再忙,也要来看看小鹌鹑。”合作社负责人夏五元沿着“房舍”,仔细查看鹌鹑生长情况。
一排排干净整洁的“空调房”里,小鹌鹑“啾啾”地叫着,不时有鹌鹑蛋滚落在蛋槽里,让人看着欢喜。
2024年年底,蚌埠日报刊登了《“鹌鹑王”孵出乡亲致富“金蛋蛋”》,并通过短视频的形式报道了夏五元深耕鹌鹑专业养殖37年带动乡村致富的事迹。
“上次你们来报道以后,有很多媒体联系我们采访的,很多的经销商、大型食品厂打电话来咨询,还有不少来考察、参观的。”夏五元的妻子程宛如告诉记者,他们生产的“无抗”蛋越来越受欢迎,供不应求。
走在基地里,记者看到,一排排崭新的厂房盖好了,办公区与养殖区功能区分清晰。“新年新气象。这边的玻璃房是办公区,才盖好。”夏五元笑着说。
“我们现在约有90万只的小鹌鹑,产出的鹌鹑蛋销往山东、湖南、江西、广东等地,不够卖的。”夏五元说,新的一年,希望将合作社做大做强,形成产业化生产,带动更多的村民致富。
“在这干了好几年了,离家近,能顾家又能挣钱。”长淮卫村村民孔阿姨像很多村民一样,是合作社的一名养殖工人。她的主要工作,是在智能生产线上看顾鹌鹑生长,把品相不好的鹌鹑蛋挑出来、淘汰,一个月工资5000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夏五元的带动下,小鹌鹑逐渐发展成大产业,带动本村及周边五六十户农户,养起了几千万只鹌鹑,数十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小小的鹌鹑,将为当地带来哪些新发展?
据长淮卫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想介绍,将依托东风村鹌鹑养殖基地,带动周边养殖户,进一步扩大鹌鹑产业集群发展,通过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全面发展鹌鹑养殖,带动鹌鹑蛋等食品加工上下游产业链集聚,让鹌鹑产业成为长淮卫镇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周芳林 文/图 编辑:周泽)